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振兴中国民族歌剧(2)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振兴中国民族歌剧(2)

二、“偏离之始”:问题歌剧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迷失

“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在艺术领域,理论与实践具有互相印证说明的关系。对于民族歌剧来说,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下的民族歌剧体现出现实特征和创新特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理论也因此更加彰显其指导作用。但如果偏离中华美学精神的指导,不仅艺术实践走样,理论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在民族歌剧的发展中,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离则两伤”的问题。

首先,在戏剧内容方面,偏离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的一样,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等等。实际情况确是如此。当前的某些歌剧戏剧故事,目光不是锁定在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历史实践中,去抒发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塑造感人至深的形象,而是要么钻进古墓,要么把视线投向外国,要么主观编造出天花乱坠的故事。这些脱离了现实的内容,疏离了和大众的情感。

其次,在音乐表现方面,偏离雅俗共赏的创新路线。有的歌剧打着回归西方传统,进行专业主义改造的旗号,看不到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优势,走高雅精致和小众主义路线,盲目照搬西方音乐手法,脱离了民族的音乐传统和欣赏趣味,除了赢得一小部分人的喝彩以外,难以得到广泛社会的欢迎。

因而,在最基本的两个艺术要素上,这些歌剧都偏离了民族化、大众化的优良传统,不仅使得自身风格不稳定,失去了立身特色,也造成了系列连带影响,突出体现在,有的作品价值观混乱,降低了社会的审美教育功能;有的作品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有的作品语言刻板晦涩,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这样,一些歌剧创作也就和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渐行渐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市场经济环境下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利益短视影响,也不乏创作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迷失,但根本原因在于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没有坚持用中华美学理论指导创作,多照搬照抄而少创新勇气,借在“改进提高”而舍本逐末,结果要么形成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艺术”,要么产生自导自演、自说自话的“自我艺术”,失去了曾经的广泛社会影响力。

三、“回归之道”:中华美学精神的歌剧艺术启示

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对民族歌剧来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立足民族化、大众化路线,在坚持现实主义的题材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实现音乐表现的雅俗共赏,并因此而实现强大社会影响力。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在回归民族歌剧优良传统,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下实现民族歌剧在新时代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处理好立足自身与借鉴西方的关系。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等,是指导歌剧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在歌剧事业发展中,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用中华美学精神指导歌剧艺术实践,结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际,扎根火热现实生活,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彰显歌剧艺术愉悦身心、引导思想、净化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功能。同时,中华美学精神是不断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歌剧艺术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要在广泛继承古今中外优秀戏剧传统基础上,大力推陈出新,实现包容发展,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的独特道路。

二是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一方面要合理发挥市场对歌剧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商业化对艺术本体的侵袭。为此,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导下,坚持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鼓励涌现更多融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形成“主旋律精彩、多样化健康”的良好创作氛围。同时,按照“社会效益优先、两个效益统一”的原则,促进优秀作品“既叫好也叫座”,得到专家赞誉、群众认可,票房回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是大力营造促进歌剧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着力围绕创作中心环节,发挥核心人才原创能力,深入开展歌剧理论研究和鉴赏评论,健全完善总体规划、选题策划和价值评价体系,为歌剧精品从创作生产到传播展示等各环节做好服务保障,促进民族歌剧在创作理念、主题思想、题材内容、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发展,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彰显文艺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为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的文化熏陶、道德滋养和精神支撑。

(作者:北京市委《前线》总编室主任编辑,博士后)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