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华: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变迁与文化建设

钱振华: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变迁与文化建设

[摘要] 文化作为人类进化的载体,是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寓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客观社会化过程,文化的本质也恰恰体现于该实践过程中。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从发展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正是文化的生产力功能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呈现出跃进的阶梯。为此,世界各国皆重视文化力建设,并适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形成了具有相应特色和内生力的文化强国战略,已发挥出相当的文化力。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变迁 文化力

文化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和广泛的复合体。文化的意义就在于显现人的本质力量,印证社会发展的水平。

文化强国战略的变迁

自1978年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走过了38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16 年,由“被动改革”到“主动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线索,文化产业的定位发生了惊人变化和根本性提升,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2年,主要理念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市场经济逐步兴起,很快在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了初步的文化市场交易活动。图书和音像等市场的发展,成为新业态诞生的标志性事件。80年代后期,文化产业的一些门类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阶段。1991年,国务院在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等理念。可以说,它是“摸着石头过河”政策的真实写照。这一阶段的文化还没有赋予“产业”地位,属于文化产业的兴起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93-2002年,主要理念是“文化也是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念。从这时起,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199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发展科技、文化等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中国的文化产业进入自发性快速增长时期,属于文化产业的全面扩张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基调以规范为主。在坚定文化科技创新融合理念指导下,党和政府开始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努力构建文化科技支撑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管理体系。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或者说发展标志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性发展进入国家层面的初步的自主性战略规划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政策”概念,在正式文献中的出现见之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拉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后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规划纲要”、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再次重申了这一发展战略,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在财税、投融资、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第三个阶段是2003-2008年,主要理念是“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支柱产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文化竞争的日益加剧,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政策基调以鼓励为主。2003-2004年可称为文化产业“提速发展期”, 2005-2008年可称为“扎实推进期”,其中2003年国务院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是国家在战略层面制定改革促进发展的重大举措,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和国有文化企业自主发展成为我国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指标体系》。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首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又提出了“新文化发展观”,不仅结束了多年来“双轨制”历史,而且改变了一线文化机构与国家的关系,使之开始向市场主体转变。

2005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中宣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文化部等五部委制定《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一系列法规或文件标志着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生产力良好体制环境与政策环境的初步形成。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规划,曾经较为宽泛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面貌。

2006年8月,我国第一个关于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统筹规划。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五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2007年8月,文化部印发《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年)》。《规划》确定了文化标准化工作需要坚持政府主导、重点保障、需求导向、共同参与、制定与实施并重、自主创新、国际化等基本原则,提出在2020年以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标准体系、取得一批文化标准化理论研究重大成果、完成主要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使文化标准化建设走向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道路。

此后,党召开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两次会议都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十七大报告同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其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目标框架和制度保障,对文化和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在电视剧、动画、图书等产品数量上已经接近和超过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以动画为例,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电视动画片生产101900分钟(不含广告时间),日本的电视动画片生产125000分钟(含广告时间)。日本专家估计,在扣除电视广告时间的情况下,2007年中国的电视动画产量已经超过日本。这表明,我国动画产业已经完成数量上的扩充阶段,应适时进入质量提升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2009年至今,主要理念是“文化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2009年,国家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更加有力的举措。当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文化创意、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基地、骨干文化企业、新兴文化业态、对外文化贸易、主题公园、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九大关键词。由此,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开始实施,突破行业局限、拓展融合途径、创新融合形态。2010年,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开始实施。同年3月,中宣部等九个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这为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提供了广阔现实背景。科技创新能够触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与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双翼。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纾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御风。

2014 年 2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表明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