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从历史文献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摘要: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不是篡汉,而是扶汉。虽然曹操也有很多缺点,有着很多受人非议的地方,但正如黄仁宇先生在〈魏晋南北朝与浪漫主义〉一文中实事求是地评价曹操说:《三国志》里的曹操,不见得比他同时人物如刘备、孙权更为谲诈。而且他有敢说敢做,豪迈磊落,放浪不羁的浪漫色彩。

甲、引言

人们对三国的历史知识不完全是从历史书中得来的,反而很多是从小说《三国演义》及有关的戏曲中得来的,因此不免有些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地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皇权正统思想的影响下,选择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来写作,因此作者对曹操极力贬斥、鞭挞,对刘备尽心美化、颂扬,甚至虚构、编撰了许多与史实不同的故事、语言来为之服务。而后在清康熙年间,由毛宗岗父子修订加工后的《三国演义》,更是变成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言品。书中鼓吹纲常伦理和宿命论思想。

事实上,自从《三国演义》风行以来,曹操一直成为奸诈、凶残、虚伪种种恶行的集大成者,几乎连三尺童子都知道曹操是坏人,人人都把他当作「白脸奸臣」。其实,这是对历史的一大歪曲,更是一件历史冤案。《三国演义》描写了一个形象复杂的曹操,既有其奸的一面,又有其雄的一面,其性格可以用「奸雄」二字概括之。但由于封建文人受封建皇权正统观念的影响,加上《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使人们只知道曹操是个搞阴谋诡计的「白脸奸臣」,却把历史上那个叱咤风云的曹操忘记了。其实,曹操并非人们说的那么坏。翦伯赞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志演义》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三国演义》简直是曹操的谤书。《三国志演义》的作者不是没有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他看了,而且看得很仔细。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坏,那样愚蠢无能,但是为了宣传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曲事实,贬斥曹操。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成三国历史。应该说,《三国志演义》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是发挥了他的强烈政治性。」(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1959年2月19日光荣日报。)笔者撰文之目的,就是希望能比较客观地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

乙、史书与文学作品中的曹操事迹异同

关于《三国演义》和京剧的〈捉放操〉

对于这件事,《三国志.武帝纪》只有极为简略的记载: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其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关于这则故事,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王沈《魏书》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郭颁《世语》

太祖闻其食器声, 以为图己, 遂夜杀之。 既而凄怆曰: 「 宁我负人, 毋人负我! 」 遂行。─ 孙盛《杂记》。

这个故事发展到《三国演义》,就扩大了百倍的篇幅,从第四回到第五回,绘声绘色地增加了「谋董贼孟德献刀」和陈宫义释曹操等情节。为了突出曹操的残忍狠毒,不惜添油加醋地给曹操加上种种罪名:

操与宫坐久,忽闻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 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

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纔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件杀人案愈演愈烈。《三国志》根本没有提到杀人之事,连吕伯奢的名字也未曾提及,《魏书》写吕氏不在家时,其子与宾客共劫操,操就反抗杀了吕家数人,但这是属于正当防卫,《世语》进了一层,写吕氏不在家,操疑其五子图己而杀八人。孙盛《杂记》又进了一层,写操误杀人之后,怀着凄怆的心情说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然而《三国演义》的改动就大了。 「凄怆」的心情没有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又有甚么区别呢? 前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宁愿我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我。 这里说的「人」(别人),是特指的,就是吕伯奢一家,是「个别人」。 后一句话说的,则是普天之下的人,是「所有人」。 这个范围就大不一样。 虽然都是恶,但恶的程度不同,分量不一。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曹操当时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人家,对不起人家,但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心在里面。但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变成一贯如此,变成理直气壮了。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所以,仅凭此案就说曹操奸险歹毒,是值得商榷的。 (易中天:《品三国上》(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8月)页31-32)

陈寿出生于曹操死后十三年,应该说对曹操是比较了解的。而且其所著《三国志》历来为后人所推崇。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文质辨洽」,可比迁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39称陈寿史皆实录,故以上诸说应以陈寿所记可信,《魏书》所记亦较合理。其它诸说乃是为了塑造一个残忍狠毒的曹操形象的需要而虚拟的。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