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政务公开的秘诀: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2)

搞好政务公开的秘诀: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2)

“政务公开要像扫二维码”值得期待

政务公开不仅能让权力透明运行,还是对国家治理能力以及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维护与保障,能够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李克强总理尤其重视政务公开的建设与推进,“政务公开要像扫二维码”值得期待!

“政务公开要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是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做到应该公开的必须公开,及时公开。如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探索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推进管理公开,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公开工作,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以及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着力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等。

“政务公开要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也是对各级各地政府执行力的考验,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政务公开。尤其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协调联动,将政府网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平台、更加及时的回应关切和便民服务平台。抓好教育培训,对全国从事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进行轮训,鼓励高等学校开设政务公开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政务公开要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值得期待!

政务公开要突出群众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以来,国务院多次为深化政务公开出台相关“意见”和“要点”,此次细则的出台,是进一步用制度的刚性,确保施政的公开透明,意味着政务公开将越来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是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虽然细则详之又详,政务公开中也难以避免“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

推进政务公开,要想群众所想,在涉及群众利益、社会重大热点等问题上积极主动发声,披露真相,还要保证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公开的内容,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甚至避重就轻、故弄玄虚。

制度的执行,关键是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也是群众观念的必然要求。此次发布的细则明确提出,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各地区各部门则要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这无疑对政务公开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主要负责领导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总结提炼需要公开的内容,还要将晦涩难懂的政策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才能真正实现群众满意的政务公开。

制度从纸上变成现实,群众的广泛参与必不可少。细则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兴技术,以此扩大公众参与,让群众真正能够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在这个方面,各地有关部门也有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使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参与度高等。只有真正树立群众观念,政务公开才能取得实效,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