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1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消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有关人士介绍,秦玉海刚到人大时,常有人喜欢去他办公室汇报工作,秦对秘书说:“烦死了,这些处长们推门就进来,一点规矩都没有,找我干什么啊,都有各自的分管领导!”没多久,秦玉海就养成了锁门的习惯,只要他进了办公室,就会“啪”的一声锁上门。(11月29 中国新闻周刊)
且不说秦在其他方面如何,只看“进屋就锁门”这个细节,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流的领导干部形象。可以说这也是部分官员,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通病。自认为身居高位,以与常人交流为侮,以自我随心为乐。岂不知你关起了门,不但断绝了与下属沟通的渠道,断绝了了解基层声音的桥梁,更严重的是,关起门做了某些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的违法违纪的事,最终断了自己的“后路”。
长期以来,某些部门和领导干部习惯了一到办公室,就把门关起来。试想,如果在基层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些前来办事的群众怎敢贸然敲门?俗话说“衙门口门槛高,容易让群众受伤”,万一你敲错了门呢?万一你影响了办公呢?可以说,一道有形的办公室的门,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阻隔了同事交流,疏远了干群关系。
我们党历来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工作作风,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给群众办实事的。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我们是人民的政府,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关门办公、开门办公,看似小事,但是却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能够开门办公,更多体现的是领导干部敞开的心门,体现了一种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一份求真务实的态度。
“进屋就锁门”,显然拒绝的是接受监督。我们常说,让领导干部的言行在阳光下运行,让领导干部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实际上说的就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领导要自觉接受监督。“进屋就锁门”的领导干部显然在心理上就不接受别人的监督,谈何为民服务。
“进屋就锁门”,极容易滋生懒政怠政和贪腐的温床。常言道:“关起门来说话”,就是不想让外人知晓。哪个领导干部私下里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是敞开大门做的?因为“做贼心虚”,自以为关起门来,就“人不知鬼不觉”了,就能隐蔽自己的行踪,遮盖自己的丑行了,岂不知纸里包不住火,再隐蔽的违法违纪行为终究有一天会大白天下,正印证了那句话“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保持为民服务的信仰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不能变,造福群众的目标不能变。唯有如此,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切莫关起了门,断了自己的后路。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