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鹏:特朗普挑衅背后的“常”与“变”

范勇鹏:特朗普挑衅背后的“常”与“变”

近几日,特朗普连续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发出言语挑衅,惹得舆论哗然。他的这种做法在外交史上堪称“奇葩”,不光中国人愤慨,不少美国人也纷纷声讨。如此“特没谱”的言论虽然听起来是信口开河,但作为候任总统,他是有宪法地位的,他的候任班子也须在联邦法律约束下运转,因而他的公开言行应该是有政治考虑的理性选择。如果特朗普没有与团队沟通就在网上乱侃,那么这种做法在他未来的总统之路上也必然会“行之不远”。

倘若我们冷静分析,其实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不管这位“大嘴”候任总统怎样叫嚷,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中的两个“常”和两个“变”已框定了事态发展轨迹。

第一个“常”是美国政治制度没有变。总统的职权要受到国会两院和最高法院的制衡、受到本党意见和行政程序的约束、受到反对党和社会舆论的掣肘,不可能为所欲为。虽然在外交权上,总统在二百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在冷战期间甚至被称为“帝王般的总统”。但上世纪70年代之后,这方面有所收缩。随着全球化发展,国内事务与外交事务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也让国会更多介入外交领域。所以,特朗普今天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上台后却绝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做”。

第二个“常”是美国的国家性质没有变。资本主义国家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不管美国在制度话语和意识形态上如何包装,都改变不了资产阶级精英国家这一基本性质。抬着特朗普胜选的各个群体中,不乏经济和教育上的中下层人群。但和特朗普搭班子组阁的,尽是超级富豪精英。特朗普再富,也只是富豪俱乐部中的一个小角色;总统再牛,也只是权势结构中的一个前台玩偶。在这样一个被资本俘获且制度高度僵化的国家,是资本精英阶层的整体利益最终决定着一切政策。特朗普不可能、也没有动机去改变这一点。

第一个“变”是国际体系的大趋势。今年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对峙和美联储的加息空喊是两个值得关注的标志性事件,从地缘政治和货币体系两个方面暴露出美国实力的衰退:连自己过去最擅长的军事恫吓和美元“剪羊毛”都玩不转了。特朗普之所以能胜选,就是拜美国衰落之所赐。因而他上任之后的要务,应该是集中于解决国内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他的主要对手恐怕是美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大佬们,而不是中国。即便他真的要和中国玩手段,中国的实力和影响也已今非昔比。

第二个“变”是台湾问题的现状。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台湾问题已经趋于稳定,中美力量对比、大陆和台湾力量对比、东海南海的总体局势以及世界性的格局变迁都决定着台湾海峡不可能掀起大的风浪。即便真的发生变故,中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是前所未有地游刃有余。

总之,美国的气短了,台湾的病缓了。在美国气势汹汹、“台独”甚嚣尘上的日子里,台海都没能翻起大浪,今天出了个特朗普,就能改变历史的大势?只要中国坚持战略定力,坚定道路,不犯错误,中美关系的主动权将越来越多地掌握在中国一边。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