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3)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3)

加强党内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全新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进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强化党内监督,就是要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国家监察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

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明确规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党中央颁布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管党治党的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条例》,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和制度建设对于规范党内监督权力行使、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党内监督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党章规定了纪委的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概括起来,就是监督执纪问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正本清源,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回归党章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开展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大起底”,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通过这些有力举措,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的自我监督能力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