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同顺:理性推动比较政治学发展(2)

程同顺:理性推动比较政治学发展(2)

正确认识学科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过一个中断期。重新恢复以后的中国政治学,发展势头迅猛。相对来说,比较政治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它的作用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很多人认为,比较政治学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政治学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比较政治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了解世界、扩充知识。

事实上,比较政治学的功能不仅限于丰富政治学的知识内容和学科体系,它还具有更加重要和广泛的功能。比较政治学对于政治学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推动和深化作用,也是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的重要基础。

由于人类生活在范围广阔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政治现象、政治文化、政治发展模式的比较、归纳和总结,形成了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比较政治学恰恰研究的是本国以外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问题,这些关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知识大大促进了政治学理论的丰富和扩展。如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经典分类,正是建立在他对数百个古希腊城邦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二战之后政治学理论中涌现出来的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文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民主化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等,也得益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进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比较政治学对于政治学理论的扩展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对于国际政治研究和实务,比较政治学的作用更加直接。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国际准则仅是影响一国对外关系的一个外部因素,国内政治规则和利益关系才是其制定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过程的特点,理解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就比较困难,更无法知道其国家利益的核心和外交政策的底线。因此,要避免对某个国家外交政策认知的失误,就需要对这个国家国内政治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做足功课。所以,无论是在国际政治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还是在外交政策实务的意义上,比较政治学研究都是一个重要前提。

扩展研究对象范围

中国政治学在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初期,对于外国政治的关注一开始主要集中在苏联和少数几个西方大国。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中国政治学对外国政治的关注进一步集中到了少数几个西方国家上,以美国和欧洲一些强国为主。近些年来虽然对外国政治研究的范围大为扩展,俄罗斯、印度等非西方大国以及非洲、拉丁美洲、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受到的关注也有所增加,但是相对来说,西方强国受关注的程度仍然更高。而且,对于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有很多并非来自于政治学界,而是来自于历史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者。

当然,这种现象在政治学恢复和发展的初期是正常的,毕竟认识和了解西方主要大国对于中国来说有更加迫切的现实需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对外交往增加,中国需要与更多国家打交道并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仅仅关注少数西方大国而对其他国家研究不足,无法满足中国对外交往和政治学科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国家或地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热点。如果对西方大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缺乏研究,理论和人才储备不足,我们在应对新的热点问题时就会措手不及。一个学科的发展既需要质的深化和沉淀,也需要量的扩展和积累。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需要对传统西方大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也需要对非西方大国以及中小国家给予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