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集群化创新
集群化创新,是指通过人才集群,推进产业集群,并使之互动融合发展。
中外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人才集群现象。集群的好处有六条:有利于信息快速传播;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利于形成高昂士气;有利于信息碰撞出现创意火花;有利于互相借鉴减少失误。人才发展集群化,可以产生较高的创造力、较高的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并以此形成拉动区域或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值得注意的是,构成任何一个人才集群,人才类型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以葡萄酒产业为例,就有葡萄酒生产人才、葡萄酒交易人才、葡萄酒品尝鉴定人才、葡萄酒宣传出版人才,葡萄酒中介协会人才等等。世界上著名的产业集群表面上看非常相似,实际上存在着本质差异。研发水准与文化差别成为它们的明显分水岭。北大教授周其仁在考察了以色列这个创新国度后,认为创新的发生,必须依靠相当的人才密度。他说:“知识经济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驱动,所以要研究知识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当然要一批有头脑的人,但还不够,优秀的头脑如果是孤零零的,很难有效地进行知识生产。不同的有头脑的人密集地凑到一起,互相碰撞,互相激发,所有科学中心、研究中心都离不开这一条。一分散,很多思想激发就消失了,这一点也是支撑集聚的理由。”
5.人本化创新
人本化创新,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把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放在根本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近一段时期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新政,诸多创新点集中体现在进一步解放人才生产力上。例如,原来的职称制度在设计上有一个缺陷,就是如果选择了当小学教师这种职业,就一辈子不可能成为高级职称的获得者。这就从根本上堵死了这一类从业者的业务晋升之路。最近的改革,为在小学教育领域的有为者,开辟了一条发展进取之路,激发了广大小学教师的工作动力。再有,大学与研究所里都有科研任务,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会有科研经费的支持。但是,这种经费究竟是什么性质?应该不应该发到科研人员手中,至今没有一个清楚的交代。有人认为,既然你已经得到工资收入了,就不能再多拿钱了。由于控制太严,发放太少,手续烦琐,不少科研人员不愿再承担科研课题。此外,在我国,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如何使知识产权发挥作用,如何给天才之火加上利益之油,已成为一件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最近重磅出台的中央文件明确了职务发明也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同时明确了发明人所在单位应该得到的正当利益。这都是沿着人本化方向做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创新。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