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平:大数据与政府改革创新(2)

高小平:大数据与政府改革创新(2)

大数据促进放管结合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把简政放权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既要放得彻底,又要管得到位。面对日渐增多的海量信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改进对大数据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信息使用频率,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放和管的良性互动。

强化一体化监管。以往政府监管方式往往采取审查企业报表,发现问题或是出了问题再去检查整顿的手段,难以实现监管的全面有效覆盖。大数据技术可以揭示事物、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将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检验检测领域的数据自动汇聚到分析系统中,政府部门便可以随时掌握企业违法失信、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信息,预警市场的不当行为,提升政府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将管理方式由“人盯事”、“一对多”,变为“大数据盯事”、“多合一”,大大提高监管的效能。按照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效的监管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手中掌握了海量的信息数据资源,但开放不足,利用不充分、效率低的问题相当突出。政府要按照放管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数据开放的力度,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外都向社会开放,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消除信息“死角”,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也将倒逼政府自身改革,尽快实现大胆放权搞活与严格监督管理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数据所体现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政府提供了决策层面的技术支持,而且由于其不断融入行政组织的基础性制度和工作机制之中,有助于创新政府执行方式,提高贯彻落实政策的能力。比如,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通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促使政府流程再造,从过去单向的自上而下管理转向多维度的协同治理,将监管措施融入服务行为之中,增强监管的实时性和人性化。在政府绩效管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有助于解决外部评估信息不对称、指标权重设计不科学等问题,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在治理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中的作用。

提升行政管理精细化。要把“工匠精神”引入政府管理,对自己的产品——管理和服务做到精益求精、极致严谨、追求完美,这就需要提升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标准化程度。进入攻坚期的“放管服”改革,会涉及很多利益格局的调整、权责关系的重塑、管理模式的再造、工作方式的转型,任何一个方面、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改革成效。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设计出“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的方案来。近年来,很多地方和部门探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网格化社区治理,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村庄,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乡村的各种数据,建立以“人、地、物、事、情、房和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这将克服运动式和突击式执法以及服务效率低的弊端,从被动管理的模式转变为前馈式管理模式,做到小事用“微服务”在网格中完成,大事靠“一站式”在基层解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