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 永放光芒

长征精神 永放光芒

摘要:“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长征历史,是为了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开始新的伟大长征。

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长征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永远不可遗忘的一段英雄岁月,是恢弘史歌般的荣耀,是我们获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重要历史记忆。此时此刻,回顾长征这段历史,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走好新的长征路,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长征

一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随着战局的发展,国民党军队逐步占领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这个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我们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他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要求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路线,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以实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左”倾领导者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蒋介石集全国的财力和军力于一身,而中央红军只有不到10万人,加上苏区财力物力有限,劣势显而易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是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派出了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随后,又派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这样做有调动敌人的意图,也有为中央红军转移探路的考虑。红六军团后来和红二军团会师,联合行动。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得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围剿”下处境艰难。于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使其他各地红军受到国民党军越来越大的压力,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当其冲。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敌情严重,创建和保存革命根据地十分困难;红二十五军转移也是由于国民党军加强了对鄂豫皖地区的 “清剿”,坚持当地革命斗争已十分困难。

三是中国面临民族危亡,抗日救亡成为最紧迫的任务。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1933年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日军加紧侵华,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团结御侮、抗日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绝不会坐视中华民族的沦亡,红军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在长征开始前和开始后,中共中央先后组织了两支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这个时期党的宣言和文件中,更是把“抗日”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

一场惨痛的失败,开始酝酿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一次即将开始的艰难行程,最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二、长征过程

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战略转移。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其罕见。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8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后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由于王明、博古、李德等人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主张部队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之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了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3月28日至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后,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经固原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合组为红二方面军。7月,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三、长征故事

1.田排长。有一个叫陈斌的老红军战士,每当提起长征,老人就会用颤抖的双手沉重地翻阅着一个发黄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红军战士的名字。陈斌老人记得红四师十一团曾有一个排长,叫田德龙,当时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组织决定让他留下来在老乡家养伤,并给了老乡几十块大洋,那时的一块大洋能买几十斤大米呢,但田排长不愿留下来,哭得很伤心,说自己能走。3天后,战士们发现他们的排长竟然追上了部队,他用手拄着棍子,腿肿得很粗,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化脓。首长和战士都为田排长这种坚定的革命意志所感动,就用马将他驮上出发了。1946年,他在集宁战斗中牺牲了。老人擦了擦眼泪说:“我把他记了下来,他是湖北人。”现在陈斌老人已经82岁了,他说:“长征那会儿他只想能活到30岁就行,因为从十几岁到30岁的时间里,可以为革命能做好多事呢……那个时候,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士,从他们入伍的那天起,他们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了。”

2.李中权将军母亲。李中权老将军的客厅挂着一个条幅,上面写着:“满门革命赤子,辉煌永留青史”。还有一幅李中权母亲的画像。老将军说:“我们全家9人全部参加长征,我的父亲和母亲是在长征路上去世的。每次回忆起长征来,自己的心里总是很难受。”1933年李中权在红军第二次进入草地前遇到了久别的母亲。那时正是大敌当前、军情紧迫,母子相见真是又惊又喜。当时母亲没有告诉他父亲已经牺牲,父亲为了掩护红军通信员,带上红军帽,把敌人引向自己,并在搏斗中杀死两名敌兵,最后身负重伤而牺牲。当时他母亲在长征中自己正身患重病,带着3个孩子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看着被疾病折磨的母亲,李中权难过极了,组织决定要李中权留下来照顾母亲,母亲断然拒绝:“不行,北上红军一个也不能少,我能走,两年都走过来了,还愁走不到陕北?”看到母亲勉强的笑容,李中权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与母亲见面了。说到这里,李老将军泪如泉涌:“我的母亲凭着惊人的毅力带着弟妹翻过了大雪山,到达大草地边缘时,母亲再也走不动了。在弥留之际她一遍又一遍地问:红军已经走到哪里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