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化”难题破解(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化”难题破解(2)

摘要: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察期间要求全党全社会“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这就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融合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同时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面临着考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生活,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复杂性。

在日常生活的一些领域中,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背离的现象,由此也在社会舆论领域出现了一些噪音、杂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一些人视为“虚化”和高高在上的“空洞”理论,认为其没有实际操作性。加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说教化”“教条化”的现象,让人们难以深入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实践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融合难题,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这两方面入手,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路径。

匈牙利思想家阿格妮丝·赫勒将日常生活的共同特征概括为:重复性、规范性、包含着各种符号系统、情境性。赫勒还将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总结为:实用主义、可能性原则、模仿、类比和过分一般化。从人们的认知发展规律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是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作为高度概括性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样高度抽象的概念话语、高度概括的理论性以及在培育践行过程中遭遇的阻力和障碍等,都无一例外地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和融合。

首先是理性认知难,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抽象的概念话语与人们认知习惯之间的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本身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一旦缺乏“接地气”的形象阐释,加之有些群众的理论思维和文化水平有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这些价值理念的理解和领悟。由是出现的“二十四个字”倒背如流,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要义等现象,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了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摆设”,同时也给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困难。

其次是情感认同难,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特点相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论性和概括性,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特点之间存在着距离。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内在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让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出发,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出现了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较大、地区差距较大、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诸多领域都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实用性特点之间的矛盾,那么就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

再次是实践运用难,这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概括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情境性特点相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性特点,使得人们在接受某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先前生活的经验代入其中,从而造成日常生活的情境性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概括性特点之间的矛盾,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难度。

最后是信仰坚守难,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仍然缺乏长效的法规机制保障,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干扰。在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是促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养成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由自发转为自觉。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长期信仰和坚守,更加需要久久为功。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践行和培育,仍缺乏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长效保障机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人们信仰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长效的法规机制保障。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