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璟:以中国经验重塑学术自信

王兆璟:以中国经验重塑学术自信

“中国经验”作为一个文化具象出现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事。从初始意义上看,它是对中国社会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的总体概括,因而带有一种本土化的语境色彩,并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视角。但话语的形成并不具有完全的自足性,对于一个社会性话语来说,话语力量的形成又需要一个自我锻造与边界认同的过程。就此而言,“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富有创新性与视觉冲击性的词汇,就不仅仅是中国学者的独白,一方面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反思自身学术研究并构建新的学术生命的有效理念和关键词,另一方面,也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锁钥。对于这一话语,李培林研究员有这样的解读,“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所谓“经验”,不是仅仅指“成就”,它也包括“教训”,包括走过的发展路程的一切特殊经历;二是“中国经验”不是无所不包、没有选择的发展经历,它特别是指一些具有独特性的新规则;三是“中国经验”是开放的、包容的、没有定型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经验,它尊重其他的经验选择,不是作为西方经验的对立面而存在,它也不强调自己的普适性。可以看出,“中国经验”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就是一个具身性词汇,依托“中国经验”进而转至“中国问题”研究,是中国学者确立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路径,由此也可以探求并树立学术自信,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要求,也是一种希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他还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些为我们探讨“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的内在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也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获得学术自信的基本路径。

如若分析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图景,从学术发生学的视角来看,在近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西方社会的充分发展,西方话语居于支配性的地位,延展到学术领域也是如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然不例外,普遍存在着用西方概念、理论和方法来“消解”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换句话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一个阶段所形成并呈现出的“知识图景”,是普遍认同西方社会科学基本命题的结果,如果有所发展,也大多表现在话语的精致化或拓宽西方话语的适用范围。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及其话语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冲击在一些学科仍然存在。

当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对于我们分析、研究并理解中国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需要意识到的是,内含有地域性质、文化性质与意识形态性质的研究领域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有效性或话语自信应取决于内在的诸种性质的客体表达与价值引领,其达成则以关怀中国问题为根本;应该充分并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问题研究的主体是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问题,只有研究主体从中国现实切入到研究问题,只有从真正的中国问题而不是嫁接或移植的问题入手,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研究效果。以西方研究范式“研究”中国问题也反映出另外一种值得我们警惕的研究状况:“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可见,如何在构建、发展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反思。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