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不朽 信仰永存

长征不朽 信仰永存

摘要:长征已经化作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它像一团从未熄灭的火,燃烧着国人奋斗的激情,鼓荡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建设伟大祖国、矢志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我始终是把长征作为一个理想壮举和信仰奇迹来读的。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长征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八十年时光流逝,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已经少有鲜活的细节,而散见于各种史料和曾经经历了长征的前辈们的回忆,以及从不同角度描述和再现长征的艺术作品,留下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故事,却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一次又一次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发现湮没于万水千山之中红军将士创造的生命奇迹,去探询长征沉淀在我们灵魂中的信仰基因,进而让理想和信念一次又一次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闪耀着理想光辉的诗行

那是怎样的一次远征呢?

翻阅了数本记述长征的著作,一串串凝结着红军将士鲜血和生命的数字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红军长征历时2年,行程2.5万余里,纵横12省。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7天,转战11省,会师陕北时人数由瑞金出发时的近10万人减少到6000多人。

红军长征翻越了1000座山,翻过的最高峰是海拔4124米的大雪山——夹金山(当地居民说:“要过夹金山,性命交给天”)。

红军长征横渡了24条江河,在横渡长江天险金沙江时,2万多红军仅靠6条小船,用了9天9夜。

红军长征穿越了海拔2500米的松潘草地,历时6天,行程600余里,史称“死亡行军”。

红军长征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政府上百万军队历时6年的围追堵截,成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救国民族解放战争的主阵地……

面对长征留于大地的曲折路径,浩如烟海的文字也难以尽书的艰辛、悲壮和残酷、凄凉,让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为之涕泣。穿梭于枪林弹雨,疾行在峭崖急流。爬不完的大山,渡不完的大河。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草地,永远看不到顶的雪山。道道雄关,漫漫长路,从未有过动摇和后退的征程,使这样一次空前的长途跋涉与其经过的山川沟壑凝聚成一种永恒的存在。长征是长留天地间的一行闪耀着理想光辉的诗行,红军将士的足迹无声地为它作着恒久的诠释。

那些今天无从想象的一切,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自身所蕴藏的伟力。正是艰苦卓绝的长征高扬起理想与信念的旗帜,激发了这种生命潜在的伟大力量,谱写了一曲人类在极限中彰显生命之奇崛、在绝境中张扬奋斗之豪情的壮歌。长征是响彻寰宇的生命交响,靠顽强的意志走出的长征中那一个个生命的禁区和那些长眠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是这部伟大作品不朽的音符。

长征留给世界的是一座人类精神的宝库。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他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红军的长征,他在书中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斯诺本人就非常渴望写出这样一部史诗,但最终成了他的遗愿。到了1980年代中期,为完成斯诺未实现的目标,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到中国。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索尔兹伯里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采访了还健在的曾经经历了那次远征的老将军和老战士,并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走过的路线重走长征路,行程7400英里(约合2.4万里),历时两个半月。1985年10月,索尔兹伯里在美国出版了他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这样写道:“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解那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我想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