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

草地: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

摘要:1960年10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北京中南海采访毛泽东时问道:“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的确,关于路线问题,红军内部产生过不小的分歧。

伤口

“要看我的伤口吗?”

105岁的老红军尹全学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说话间就要脱下衣服。他所说的伤口,是在攻打松潘县城的战斗中受的伤,当时他的左肩胛骨被子弹击穿。

1935年5月,红军到达镇坪、镇江一带。当时23岁的尹全学应召加入了“羌民游击队”,当了红军。他在毛儿盖为红军筹过粮,也随红军踏上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由于过草地途中缺乏粮食和水,再加上负伤,尹全学最终流落在毛儿盖地区。直到1942年,才辗转回到镇坪家中。

65岁的尹发秀是尹全学的养女,她记得第一次遇见尹全学的时候大约六七岁。自那以后,她便被尹全学收养,成了尹全学在故乡唯一的亲人。

在岷江畔的镇坪乡,父女二人安宁而又平淡地过着日子,伤口慢慢变成了回忆。

“当初年纪小,也不知道他以前是干啥子的,只知道他当年打过仗、负过伤。”尹发秀说,只是有的时候把剩饭剩菜倒掉时,老人家就会发火,“我们在草地里的时候没吃没喝,多少战友就活活饿死了,你们现在就这么浪费?”

“民国二十四年。”尹全学年事已高,耳朵已经听不大见,但口中喃喃自语的年份,显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在这个年份,也就是1935年,红军走入了长征中最神秘的区域——草地。

路线

1960年10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北京中南海采访毛泽东时问道:“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的确,关于路线问题,红军内部产生过不小的分歧。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就地召开的两河口会议提出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想要北上,就要取道川西北重镇——松潘。但当时松潘已被胡宗南的军队占领,夺取松潘的任务交给了张国焘。一直反对北上、主张南下的张国焘虽然勉强答应,但消极行动贻误了战机,致使胡宗南得以重兵控制经松潘北去的交通要道。于是,党中央不得不再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重新制订了北上过草地的计划。这也就是过草地前夕著名的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

从松潘县城出发到两次会议旧址所在,仅百余公里,车程却要五六个小时。盖因绵延的山路难走,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很多路段仅能容一辆车通过。此处地形以群山为主,植被茂密,是打伏击的好地方。这恐怕是当年国民党军明知红军在毛儿盖集结,也不敢深入的原因之一。

沙窝会议旧址,位于现今松潘县下八寨乡,原先是一户普通民居,现在已被保护成为历史建筑。从外部看,这是一栋典型的藏式建筑。走进其中,内部设施可用简陋来形容。而当年决定红军命运的会议,则是在三层的一个小房间内召开。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党和红军的重要人物齐聚于此,借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党和红军的下一步路线据理力争。最终,会议重申了两河口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北进、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一、四方面军的团结。怎奈,沙窝会议时,张国焘原本同意了中央的北上路线,但一回到住地就变了卦。他在召集的四方面军部分军以上干部会上公然提出,要西出阿坝,占领青海、甘肃边远地区。路线无法统一,中央只好接着再开会。

于是,在现今松潘县上八寨乡的索花寺,著名的毛儿盖会议召开了。毛儿盖会议的旧址,实际上是一座喇嘛庙。如今这里喇嘛们诵经的场景,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红军集结的地方。但“毛儿盖会议旧址”碑上的哈达,还是显示了藏族同胞对于此处的崇敬。最终,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继续北上。

路线终于得到了统一,取道松潘代价太大,只能向大自然闯出一条生路。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