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颖:孔子的社会生活观

刘冬颖:孔子的社会生活观

一部中国古代史,王朝更替频繁,帝王将相走马灯般地变换,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却有一个人,从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开始,历朝历代都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推崇,这个人就是孔子。一部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也被神化为可以“家天下”的经典。在不断被尊崇中,孔子从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洒脱的人,变为光辉万丈的圣人。只有让孔子走下圣坛,了解他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一个人的态度,才能还原他的真实与丰富,让孔子的智慧成为我们现代人人生路上的指引。

礼乐教化,始于饮食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怎么来的呢?并不是从祭祀、国家大典的隆重场合来,而是从饮食起源的。儒家经典的《礼记》明确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生以建构礼乐文明为己任的孔子,自然对于饮食礼仪高度重视,餐桌就是他除杏坛之外的另一处课堂。

对赖以生存的食物,孔子认为,人一定要心怀感恩与敬畏。我们在《论语》中就看到,孔子每次吃饭都要行祭礼。祭祀什么?

表示感恩天地的养育,同时表明不忘发明饮食的人。

我们可能会想,假如就一个人,吃点咸菜和剩饭,还要举行祭礼吗?这是不是就可以免了?

不能免。

《论语》中说孔子: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乡党》)

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即使他吃的是非常简单的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祀,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这也促使我们现代人去反思——对赖以生存的食物,我们有没有心怀感恩?

孔子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时候,要每食必祭,如果他到别人家吃饭会怎么样?

西汉的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轶事:

鲁国有一个人家里很穷,平时吃的饭都是在粗糙的陶盆中煮成的,他自己吃起来觉得非常香,于是感到很自豪,便赠送了一些给孔子。孔子非常庄重地接受了这些食物,而且很感动、很高兴。孔子的弟子对此看在眼里,非常不理解,于是就问孔子:“老师,您接受如此粗劣的食物,为什么还这样高兴呢?”孔子回答说:“他给我的食物确实很粗劣,味道不好。我感到高兴的原因是,他虽然贫穷,却没有把我给忘了,他吃到味道好的食物时,还能想到要分给我。这是一种亲近之情。所谓礼薄情意深,就是这个道理了。”

孔子还提出了几个著名的“不食”,涉及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鱼馁而肉败,不食”,鱼和肉都腐烂变质了,不能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难看了,不吃;“臭恶,不食”,食物有些变味儿了,不吃;还有“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乡党》)没有烹调好的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肉切的方向不对也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料也不吃。

这些“不食”,是孔子提出的饮食卫生标准,其中任何一条都关系到身体健康,关乎生命——没有烹调好的生冷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不是饭点不吃饭,能培养规律饮食的习惯,促进消化吸收;熟悉做饭的朋友都知道,肉切的方向不对的话,咬不动,咽到肚子里也不消化,会胃疼;没有合适的蘸料不吃肉,是因为当时没有现在的烹调技术,肉一般都是涮着蘸料吃,不蘸酱的话,什么滋味也没有,非常不好吃。孔子还特意强调“不多食”,强调饮食要有节制,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八分饱,刚刚好”;而且在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聊天、谈论问题,“食不语”(《乡党》),因为讲话会影响咀嚼食物及消化液分泌,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说话还可能会喷溅出食物渣儿,既不卫生又失礼。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这么多“不食”的主张,是难能可贵的。在平均寿命三十几岁的春秋时期,孔子能活到七十三岁,已属高龄了,这与他重视饮食养生之道有着直接的关系。

仅仅注重饮食卫生,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来说只是基本的。孔子还强调营养要均衡,只有营养均衡,身体才能棒棒的。怎么才能做到营养均衡呢?孔子认为主食是养生最重要的食物。对于主食与副食之摄取比重,孔子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乡党》)指出作为副食的肉类,摄取量不应该超过主食。在看似平常的一餐一饭中,孔子却倾注了非比寻常的智慧来规范,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礼仪修养,都对整个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