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学斌:决定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3)

田学斌:决定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3)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命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确定了总基调、明确了大方向,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做好江河和两岸两篇文章。江河这篇文章要从河道综合整治做起。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呈现新的特点,要求长江河道综合治理既符合河道演变客观规律,又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新的需求。把握新的变化,考虑新的需求,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实行限制开发。航道的整治要顺应河道的自然演变规律,以免对上下游、左右岸造成负面影响;岸线、洲滩、江砂等资源开发要合理有度,保持河势稳定,有效维护河流健康。二是区域与流域的关系。从流域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不同河段功能定位和开发保护任务。河道内洲滩的利用要服从流域防洪总体安排,综合考虑性质、大小,科学制定开发规划。岸线利用应按照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要求,着力缩小发展差距。三是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要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四是因势利导与人为控制的关系。顺应河道演变趋势,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充分利用水沙动力的作用,实现整治目的。当汊道分流、主流走向等发生不利的趋势性变化时,应积极采取限流、堵汊等河势控制措施,以免错失治理时机,造成更大的被动。

做好两岸这篇文章,沿线各省市应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长江经济带横跨11个省市,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要把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先项目,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关系,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要提高已有岸线使用效率,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沿江省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只有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盘棋,才能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