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2)

坚定“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2)

摘要: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在此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在现阶段,说文化自信,就是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倍加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是,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历久弥新,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二是,要倍加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

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革命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最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应成为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深入到阜平、西柏坡、临沂、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和纪念地学习考察、调研指导。他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营养剂。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阔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坚定“四个自信”的实践路径

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继续前进的根本保证。但是,“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并向全党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要求,实际上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坚定“四个自信”规划了实践路径。

首先,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就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理想是道路的明确指向,信念是道路的精神支撑。对一个国家来说,走好一条道路,就必须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理想信念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理想信念当口号喊。“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第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必须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四个自信”彰显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坚定“四个自信”最终还要靠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就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四,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保障。

第五,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领导是根本、是关键,离开党的领导,一切自信都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在此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只有把党建设好了,使党坚强有力,继续坚定“四个自信”才有坚实保证和可靠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原载:《瞭望》2016年第47期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