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秦强:十八大以来的党内法规建设及其发展趋向(9)

4.《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党内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党内监督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成了一句口号。党内监督缺位,必然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要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正风肃纪、标本兼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全党全社会高度认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因此,我们要强化党内监督,并且把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共分为八章四十七条,有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总则,主要规定了立规目的和依据,阐述了党内法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对象等。第二部分是主体,共二十七条,主要是对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这4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以及相应监督制度作出规定,形成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第三部分列了十一条,分别就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整改和保障、附则等作出规定。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但如果不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就不能形成监督合力。以国家机关的监督为例,人大有监督权,检察机关有监督权,审计机关也有监督权。八大民主党派也具有监督的职能,人民群众可以进行群众监督,各类媒体和新闻机构可以进行舆论监督。只有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监督的合力,推动党内监督制度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