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作乱有个隐蔽的重要推手(2)

魏延作乱有个隐蔽的重要推手(2)

摘要:魏延叛乱,费祎并没有起到规劝、制止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个隐蔽的重要推手,从这个方面来说,费祎也是难辞其咎。

在说明费祎责任之前,先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诸葛亮是不是要设计杀魏延;二是魏延是不是叛乱。

说魏延是诸葛亮设计杀死的,主要依据有两条:一是魏延曾经提出给他一万兵,出子午谷,迅速攻下长安,然后和诸葛亮会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认可。《魏延传》当中说魏延,“常常说诸葛亮胆怯,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能尽情发挥”。二是诸葛亮的撤军安排,同样是《魏延传》中所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大军便自行先撤”。实际上,这两条都不是诸葛亮要杀魏延的依据。前面一条,两人不过是军事层面上的意见不一致,诸葛亮要稳打稳扎,逐步蚕食得地,而魏延则是弄险速胜,有点儿速胜论和持久战之争,上升不到政治争斗层面上来。后面一条,诸葛亮说的是魏延或者不服从撤退命令,并没有说魏延“或者叛乱”。让大军现行撤回,就是让魏延知难而退,一个得不到后勤供应的军队,是无法继续作战的。这就是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魏延是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何况,诸葛亮的部署也是让魏延在最后,这和整个部署安排并不矛盾。

相反,诸葛亮一直比较重视魏延,在初次北伐前就让魏延做了前锋,丞相司马,后来更是让魏延做到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这样的高位。必须指出,这些任命虽然都是皇帝的权利,但在诸葛亮时代的蜀汉国,没有诸葛亮的认可,任何人的升迁都是不可能。所以说,诸葛亮的安排后所说的话只是一种担心,担心不执行部署安排,并不是担心魏延会反叛。

这就来了第二个问题,魏延是不是叛乱?

《三国志•魏延传》有个评论,认为魏延不过是想代替诸葛亮,没想到却要听从杨仪的安排,因此气愤难忍,从而铤而走险。因此结论为“并不是想背叛蜀国”。这并没有错,但魏延在撤军过程中烧毁了阁道,还占领了褒谷口不让大军撤回,这已经超出了对杨仪“泄愤”的范畴,事实上造成了军队的分裂。所以说,“乱军”也是叛乱,这属于自作孽,怪不得别人。就像是士兵哗变,不管是什么原因,能说不是“乱”吗?

不过,魏延之乱是在费祎来了又走了之后,所以,再来看看费祎的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