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量式增长到内涵式提升(3)

从数量式增长到内涵式提升(3)

——《2016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主报告下篇)

(三)重点在八个方面着力

规范智库发展秩序,维护概念严肃性。智库机构数量激增,质量良莠不齐。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界定,避免智库名称泛化和智库建设标签化,加快智库实体化建设步伐。要吸收已有的智库研究和评价成果,扶持第三方智库研究机构编制严肃规范的全国性智库名录,开展智库认证工作。要把智库研究机构与智库区分开来,把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商业咨询的机构排除在外。建议进一步明确智库的管理部门,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服务功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净化智库行业;筹建智库行业组织,规范智库的成立标准和运作流程,起到党和政府联系智库、联系智库学者的中介作用。

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增强前置驱动力。要通过制度设计,激发释放决策部门的决策咨询需求,通过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对新型智库发展形成牵引作用。完善决策程序立法,明确重大决策需有智库参与,强化政府自觉主动向智库问策的意识。尽快出台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的意见等后续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购买的范围、程序和双方的责任义务,为智库决策咨询产品的交易提供制度化保障。

畅通对接渠道,沟通思想产品供需。第一,释放党委政府的决策需求。从党委政府和智库管理的视角看,要提高政策供给质量,在工作重点上实现由建智库向用智库转变。要善于主动出题目、设议题,引导智库聚焦现实开展研究。重大政策出台前,可通过适当渠道向智库征求意见,吸引智库积极参与,在汇聚众智、集思广益中确保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科学性。第二,增强思想产品竞争强度。要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鼓励不同的智库主体适当开展规范有序竞争,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产品供给。在给予智库集成性的政策支持、促进其基础建设的同时,逐渐建立基于市场需求的决策咨询项目竞争机制。第三,建设供需对接平台。决策部门要加强与智库和课题管理部门的联系,课题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重要部署,及时发布决策需求和研究课题,建立决策咨询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引领智库的研究方向,增强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避免决策机构与智库机构的双盲选择导致效率低下。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互动机制,推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与智库对策研究的有效对接。加强话语体系的转换,促进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向智库成果转化。

推动智库体系建设,促进分类分层有序发展。智库建设要注重智库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和分布分层的合理性,实现各类智库统筹发展。第一,推动党政机关智库转型,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切实转化。实现体制内智库与体制外智库的有效对接,基层政府要树立善用智库的意识。第二,规范引导社会智库健康发展。在对社会智库发展进一步规范的同时,为其参与决策咨询服务创造良好条件。逐步畅通社会智库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渠道。对一些有条件的智库进行社会化改造,促进一批具有潜力的社会智库快速发展。第三,统筹建设新型智库体系,加强智库共同体建设。要对不同类型的智库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推动各类智库主体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智库要素的整合、智库平台的融合,形成分层分类、协同有序的发展格局。通过智库的联合与合作,促进新型智库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在服务方式、质量层次上的提升与创新;与媒体有效合作、实现共赢;强化内外部治理,通过建立智库业协会、联合会等,促进智库自律、他律和行业自律。建立系统联盟,如社科院系统智库联盟、党校系统智库联盟、“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和区域智库联盟等,促进新型智库的专业化和集群化。

打造智库品牌,推动智库专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委政府的决策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智库要增强专业意识,强化专业支撑,提升职业水准,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和竞争力的智库品牌。第一,提升专业化的研究水平。要从社会科学研究和党政人才中吸纳更多的研究资源,组建职业化的研究队伍,着重生产专业化、原创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高决策咨询的专业化水平。第二,开发专业化的研究工具。智库的专业化还体现在研究方法、运作流程和管理体系上。要建立专业的调查机构和调查队伍,掌握专业数据资料库。建立一批社会实验室和政策观测点,开展政策评估试点工作,运用专业工具箱对政策的效果进行检验,以专业化、职业化来保障决策方案的科学化。要由传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向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转变。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智库团队。不仅要保证研究领域、研究团队、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水准,还要建立专门从事智库运营的职业化团队,负责智库内部运营、成果推广和市场拓展。第四,弘扬智库专业伦理和职业文化精神。加强智库组织文化建设,形成支撑和引领智库长期健康发展的思想文化精神内核。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智库队伍的职业化。第一,引导一批社科专家向智库专家转型。实现由关注理论问题到关注现实问题的转变,培养具备高理论学术素养的智库专家,逐步造就一支职业化的智库专家队伍。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社科研究力量要适时分化,合理分流,避免身兼多职,疲惫应对。要实现智库人才由重学历向重阅历和重学历相结合转变。可“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推荐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推荐知名智库专家到有关国际组织任职”等。第二,加强智库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应新型智库发展的要求,从学科建立和发展规律出发,推动建立智库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加大对优秀智库人才的激励力度。改变财务管理制度中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模式,充分尊重智库专家的脑力劳动和智慧贡献,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在智库人员出国交流方面,制定更加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管理办法。

提高智库产品质量,延伸产品价值链。要注重研究内容创新,提升智库产品质量。政策建议类、政策分析类的智库成果,一定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进行精准的专业分析。要在构建智库机构评价体系的同时,建立符合智库特点的成果管理和产品、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基于客户、质量和市场的评价导向,坚持短期效应与长期效用相结合,政府、学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加大决策机构在智库评价中的权重。要进一步优化决策咨询成果的奖励标准,警惕重奖之下智库发展畸形。

把加强智库建设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第一,推动协商民主。智库的对策建议往往是在开展深入调研、大量搜集民意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推进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要运用多种传播方式,拓宽智库影响社会舆论的媒体通道,促进公共政策的实施。第二,推动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培育一批致力于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软实力的智库,举办高端国际论坛,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研究报告,在世界公共事务治理中多发声,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中国智库年度发展状况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号:16@ZH023]的阶段性成果。执笔人:江苏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刘西忠;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