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稳共享单车 首先要有共享精神

骑稳共享单车 首先要有共享精神

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很多人的出行问题,还为国人唤回了一些“自行车王国”的记忆。然而,私自上锁把共享单车变成“私家专车”,随意损坏共享单车,这些最近屡屡被曝光的行为,让人大呼“不文明”。但这并不仅仅是一句“不文明”就能谴责的道德问题,律师分析称,“不文明”行为很有可能触犯了刑法中的“三宗罪”。

不文明“共享”单车将触刑法

一则“北京老人怒斥小伙损坏共享单车”的视频近日在网上热传。随即,北京警方发布消息,称依法对视频中的“嚣张”男子进行了处罚。此外,西城、通州警方也都发布消息,查处了多起破坏共享单车、“霸占”共享单车的案件,对嫌疑人均处以行政拘留。

从这些案例来看,显然,警方已经盯上了共享单车私自上锁的问题,而且明确认定了违法性质,主要定性为盗窃。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戴福指出,除了盗窃,行为人还可能涉及其他罪名。

“如果是损坏单车后占为己用,定性为盗窃罪肯定是没问题的。”戴福分析,为达到“霸占”使用共享单车的目的,行为人利用暴力手段拆除共享单车上的电子锁具、二维码和条形码,并加装私人“锁具”,这实际上将车辆所有权转变为私人占有,整个行为完全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的罪行构成。由于盗窃罪以1000元为起刑点,即盗窃数额超过1000元,才能处以刑事惩罚,而目前共享单车单价尚未达到1000元,因此警方只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但是,刑法还规定了多次盗窃 这一入刑标准。如果行为人屡屡私自占有共享单车,也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戴福补充道。

此外,戴福还指出,一些人故意毁坏共享单车,还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具体构成哪种犯罪,要根据刑法规定的具体法条定罪量刑。因此,一旦行为人触碰了这些“红线”,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同时,戴福还介绍,用车人按照运营者制定的使用规则,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其他方式注册后,与运营者建立起租赁合同关系。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应依据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予以确定。用户应该按照双方的约定,善意、妥当地使用单车,如因过失损坏应按约定赔偿,擅自将单车上锁、放置到小区内或者其他妨碍交通的地方,都是违反合同的行为,造成损害均应当赔偿。因此,他建议,运营者应该进一步明确赔偿责任,让使用人意识到危害单车、违反使用合同的经济赔偿后果。

共享单车不能只玩“竞速赛”

不可否认,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共享单车让自行车这一夕阳产业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对社会,自行车出行回潮,为城市绿色低碳出了一把力;对制造企业,自行车生产商有了新的创收途径;对用户,随骑随停、低廉甚至免费的骑行体验让人大感方便;同时,大量单车投放对运维、车辆维修人员的渴求,也为不少待业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集众多优点于一身,共享单车可以说“不火没天理”。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家平台的增长速度近乎野蛮,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单车产能逼近3000万台,远超市场消化能力。资本市场崇尚惟快不破,可当这一全新事物在市民生活与城市管理中落地时,一个个实打实的难题却不会在这场高速漂移的竞速赛中随风消散。

优点是方便,缺点则是“太方便”,共享经济的“莫比乌斯环”效应开始显现。车辆乱停乱放、车辆损毁严重、服务管理人员缺失、押金管理不明等问题,持续考验着不同运营平台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失败了,就当做公益”,一位共享单车创始人如是说。而事实上,这绝非是一场公益活动。车辆占道会影响行人车辆正常通行,大量室外存放的单车会影响市容市貌,车辆损毁甚至还会危及他人安全……用“公共服务”来形容共享单车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更为合适。爱之深责之切,在共享单车身上有了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