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稳共享单车 首先要有共享精神(2)

骑稳共享单车 首先要有共享精神(2)

在街头的共享单车临时维修点,你会看到维修师傅加班加点修理坏车,可修车速度总是赶不上送来坏车的速度——除了呼吁公民素质提升,探索信用共治、提高技术水平和运维效率显得迫在眉睫。

在地铁口,你会看到人们面对海量投放自行车的反应从面露喜色变成了满脸忧虑,因“共享”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挤占了大量公共空间——如何精准投放车辆,避免成为盲目扩张的“城市蝗虫”,成了共享单车企业面临的一大考验。   

在存车场,昔日慈眉善目的看车大爷将共享单车扔出场外,因为免费的共享单车闯入了收费停车的领地——除了以迅猛之势开疆拓土,新事物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寻求与社会各方共存共生甚至共赢,拷问着运营者智慧。   

当然,对于“公民素质跟不上”、“共享经济火候未到”的恐慌也大可不必。毕竟早些年刚推行投币公交车时,人们也同样遭遇过一片乱象:用五分硬币冒充一元钱的、用假币的、用游戏币的……如今却早已井然有序。

在这场造车、投放、揽客的全面竞速赛中,共享单车有必要定一定神儿、缓一缓脚步,解决好规则、质量、服务等问题再加速前行。

分享经济呼唤“共享精神”

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遍布各大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然而,当人们惊叹分享经济产生的连带效应时,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个别骑车人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共享单车遭破坏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

这些情况折射出一个深层次问题,即分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共享精神的支撑。在现代社会,任何事情都是观念、行为、制度、技术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光靠技术是不行的。要真正让“金点子”发光、可持续,还需要观念、思维等精神要素的支撑。共享单车的现实遭遇就说明,在少数使用者罔顾公共道德、只图自己方便而不管他人的情况下,再先进的技术、再严苛的惩戒,有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分享经济如果缺少了共享精神作支撑,不仅起步难,而且走不远甚至夭折。

对现代社会而言,共享精神的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它能引导公众树立公共意识,告别“小我”,多从“大我”出发考虑问题,为市场经济良性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对“公共性”的倡导,能纠正自私自利的行为。共享单车屡遭破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缺乏共享精神,私藏、破坏等“虐”车行为,不仅侵犯了供应商的财产权,还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分享经济,是一种新鲜事物。新事物在刚开始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使用者是可以引导的。面对共享单车目前的遭遇,亟须引导使用者树立共享精神。当然,共享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努力。比如,利用公民教育、道德宣传、举办活动等方式,鼓励引导公众多为他人着想,少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当然,有时“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那些恶意破坏、屡教不改者,需要从完善信用惩戒制度等方面发力,用制度规范的强大威力倒逼使用者遵守公序良俗。特别要将那些恶意损坏、任意丢弃单车的使用者纳入黑名单,不仅要求其赔偿,还要限制其使用,甚至可以考虑与银行信贷、乘坐高铁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实行联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