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筑海上丝绸之路搭建平台

为构筑海上丝绸之路搭建平台

摘要:毫无疑问,新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既是弘扬中华文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沿海地区扩大向东南亚临海国家甚至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宏大经济愿景。通过向东南亚地区扩大开放,中国同周边特别是海洋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得以加强。

编者按: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了共建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并以其全新的地缘、经济、政治内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按照这个构想,中国与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合作区域,覆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是实现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东西部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也将为辽阔的欧亚大陆和印度洋沿岸带来勃勃的发展生机。对于这一构想,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是如何看待的?在共建过程中,中国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两条丝绸之路能否实现“比翼齐飞”的宏愿?为此,本刊特别刊发四篇相关文章,供读者研究与思考。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时提议,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着力于经济外交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周边外交特别是中国对东盟外交锐意进取、积极主动的重大标志。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内外诸多学者都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论述,提出了许多颇具启迪的见解。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分析、比较海上丝绸之路的特征,然后研究新时期如何通过整合区域合作机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极具历史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以丝绸贸易为象征、连接中外海上贸易的交通线,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源远流长的中外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关系。在古代,由中国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一是自成都出发,从云南腾冲出境,经缅甸至印度洋沿岸的海上贸易路线,这段丝路大部分是从陆路推进,因此也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以区别于传统上由西安出发的西北“丝绸之路”;二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亚地区为中枢,连接马六甲海峡以外印度洋沿岸各国,直抵阿拉伯及北非沿岸;三是由中国东部沿海出发,面向东北亚的东海航线,以及16世纪后兴起的横跨太平洋航线,到达墨西哥,以此连接中国到拉美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经由似乎是横无际涯的洋洋大海,走向世界。笔者主要论述以东南亚为枢纽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对21世纪的影响。

在《汉书·地理志》中已有记载,中国船只经由东南亚到达阿拉伯半岛的海路。这发生在欧洲海上强权到达波斯湾很久之前。唐朝地理学家贾耽对这条航线做出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据称,那时波斯人几乎是广州港船只的船主;泉州每年从阿曼进口400磅的乳香,以供给中国的达官贵人享用。出生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地理学家穆卡达希早在10世纪时就把阿曼和也门的港口称作是中国的“走廊”,甚至把红海称作是“中国海”。[1]而15世纪由郑和率领的中国船队抵达这里时,更是受到了现代红地毯般的欢迎。这是较之达·伽玛更早到达波斯湾地区的中国船队。

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奔走于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贾,是在缺乏可兑换货币且是以物易物为主导时期经商的勇敢者,他们在浮动的水面上勇敢地踏出了一条没有脚印的海路,开发了诸如泗水、马六甲、阿曼左法尔等地临海居住地,还有至今依然熠熠闪光的市场,这是在科技极其落后条件下中国古代农夫和渔民们求生的产物,当然也不能脱离商人追求高额利润的趋利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海上丝绸之路也脱离不了基本的经济规律,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市场要素严重缺乏下的“市场经济”产物。其基本特征就是没有政府干预。

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可以说是全盛时期,却也是事物发展到巅峰走下坡路的开始。郑和这位命官乘坐“宝船”穿越海路,在丝绸之路上来回航行30年,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似乎是无限风光。然而,这位明朝使者受命于朝廷,政府动用了规模巨大的国库白银,使郑和每次出使西洋都有舰船百余艘。但是,“下西洋”作为政府行为似乎不计回报,过度的“公益性”而疏于关注,甚至对百姓的“市场行为”不予支持。这里,没有海外利益这样的概念,更没有对国内经济发展可能需要海外资源用以补缺的想法,浩浩荡荡的船队,其财力上的付出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其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在当朝皇帝明成祖去世后,“下西洋”项目戛然而止,明朝海军将领郑和最后也客死他乡,至今尸骨难觅,成为历史悲剧。随着郑和的离去,中国人领导的船队在马六甲以西印度洋难见踪影。接着出现的“海禁政策”,中国船舶不仅从印度洋上被迫消失,而且连马六甲以东海域也不易活动,“寸板不得入海”前后长达400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清朝没落迹象显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反而沿着曾经早已存在的海上通道,进入中国东南沿海。罪恶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由此沉寂。

纵观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轨迹,其扬名天下千年,却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湮没汪洋,其中的荣辱刻骨铭心。它揭示了什么呢?首先,人们驾驭海洋的能力是伴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断进步的,当中国的生产力高、经济发达、文明程度高的时候,中国的制海能力强。其次,民生的追求是民族追海的基石,由此催生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生的追求和市场的作用,隐性的手自古以来就在发挥作用。第三,海路既是丝绸贸易的象征,更是各国各地区文明交流的通路,其中文明程度较高者占据主导,因此可以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华文明向海外展开,也推动了各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四,逆向海上丝绸之路的负面作用具有警示意义。中国一旦从海上通路上收缩,崛起中的西方文明迫不及待地加以填补,成为逆向海上丝绸之路。欧洲文明向东方扩张性进入,极具残暴性和全面性,既有宗教传播,也有炮舰攻入,更有商业竞争,并以海权优势制定规则,建立海上秩序,一直延续至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