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金融业支持制造业振兴的集结号

吹响金融业支持制造业振兴的集结号

“一行三会”联手工信部发文 引金融“活水”流向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为了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制造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携手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积极拓宽技术密集型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鼓励银行设立先进制造业融资事业部

《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和完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各类银行机构要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形成金融服务协同效应;通过设立先进制造业融资事业部、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从实际融资环境看,由于制造业不良贷款的上升,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去年都压减了制造业贷款。

此外,《意见》提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意见》强调,要创新发展“符合制造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制和金融产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深有感触:“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像我们这种大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我们和这些企业有长期做生意的记录,可以发展供应链或者是上下游这样一些金融,把资金用到真正实体经济方面。”

整合、动员多种金融资源形成合力

除了传统的信贷支持,《意见》提出,整合、动员多种金融资源,支持制造业发展。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投向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重点项目。鼓励保险公司发展企业财产保险等多种保险业务,提供多方面的风险保障。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北京科技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澄认为,当前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较为分散,今后多股金融力量将形成合力,助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刘澄表示:“不仅包括银行的资金,也包括我们创业资本的基金、各种产业基金,包括担保、扶持等,各类金融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共同的合力,强化对这些企业的扶持力度。这也符合国家金融改革的发展方向,从单纯的间接金融向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并举的方向发展,加大金融全方位的支持力度。”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制造业企业上市

除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输血”外,制造业企业还需要提高“自我造血”功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设计开发符合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创新债券品种,支持制造业领域信贷资产证券化。数据显示,2016年发行申购的新股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60%。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将有助于企业降成本、去杠杆。

赵锡军说:“在目前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比较高、债务率比较高的情况下,通过信贷以外的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类的融资,通过资产的证券化,对于降低目前的杠杆率,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财务基础,减少企业的财务成本。”

制造业自身改革创新是关键

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逢明表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需要资本市场需要压一压虚火,引导资本流向优质制造业企业;而对制造业来说,打铁也需自身硬,也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提高创新能力。

宋逢明认为:“制造业本身的改革是根本的。如果制造业这一侧还是在原来落后的技术,大量地生产出市场所不需要的产品,那么对它加强金融服务会使过剩产能越来越多,这是不行的。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制造业)要创新,将创新的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脱虚向实的发展才是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