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立足增长阶段转换 实现经济再平衡

余斌:立足增长阶段转换 实现经济再平衡

【核心看点】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力转换,由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由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惊险一跃”的关键阶段。总体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有望在新的中高速增长平台上保持稳定发展,并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等建立起新的平衡,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

经济调整与转型的新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调整和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运行呈现出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新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永远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也不可能例外。近年来经济增速逐年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以后经济增长的难度明显上升。去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70万亿,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7000亿的增量,这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和10年前的2.5个百分点。去年以来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过程中,经济运行由降转稳、稳中有进的特征十分明显,各种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经济增长逐渐接近“L”形的底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有望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是在经济结构中消费、服务业占比大幅度上升。根据追赶型经济体的一般规律,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投资率和工业占比将明显下降,消费和服务业的贡献则相应上升。我国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已持续几年回落。与此同时,消费、服务业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几年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服务业增速连续几年超过第二产业。在支出法GDP和生产法GDP构成中,最终消费的贡献和服务业占比大幅度提高。总体而言,投资和工业驱动增长的模式渐行渐远,而依靠消费、服务业增长和效率提升支撑的模式则越来越近。

三是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培育新增长动力和新竞争优势,需要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主要依靠人口数量红利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口质量红利。2012年以来,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逐年下降。在人口数量红利不断消减的同时,每年有超过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200多万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人口质量红利正在快速积累。其二,从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为主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经过30多年的快速追赶,目前我国产业已达到跟随、并跑与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大幅度缩小。未来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逐步改变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上确立新优势,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四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持续壮大,居民消费升级呈现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的态势。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VR)、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加快孕育,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网约车等新服务迅猛成长,智能化家居、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旅游文化休闲等符合消费升级的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此外,新发展理念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与动力。长期以来依靠资源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来实现经济高增长,这一发展方式必然带来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依靠创新培养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协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依靠协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绿色”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依靠绿色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开放”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依靠开放完善战略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共享”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依靠共享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