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管理要重视供需有效结合
增长阶段转换的本质是实现供给、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增速在宏观管理下平稳回落,在结构升级中逐步接近新的均衡水平。供给侧受相关因素影响,调整速度缓慢,与需求侧之间形成较为明显的缺口。“十三五”时期,宏观管理需要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有效结合,在保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同时,转向以供给调整和结构改革为主。
需求政策的作用主要是保持总需求的相对稳定和适度扩张,防止经济出现短期断崖式下滑,为结构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要注意避免在需求管理中进一步加重本已失衡的经济比例关系。经济下行既是挑战,更是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的机遇,要十分珍惜和紧紧抓住经济下行中推进市场出清、资产重组和风险释放的机会。
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促进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供给侧压缩产量和减少产能,并通过结构调整、升级,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市场出清和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改善,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的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包含以下要点:首先,从三次产业看,需要推动相关领域改革,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制造业强国,加快服务业发展。
其次,从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看,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僵尸企业尽快出清,促进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向优势企业和新兴产业集聚。
第三,要深化改革,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供给结构调整,与不断优化的需求结构尤其是快速升级的消费结构相适应。
第四,要推进供给改革创新,激发供给侧活力,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创造新的需求。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