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员”比儿子还亲的精神空巢

“业务员”比儿子还亲的精神空巢

一诈骗团伙忽悠老人参加免费健康讲座,然后冒充 “老年福利中心”“世界华人中医养生协会”等机构高价售卖假药和保健品,不少老人因此上当。 近日,广州荔湾警方端掉了这个诈骗团伙,依法刑事拘留24名犯罪嫌疑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老人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竟然不肯配合警方调查。一位老人虽然知道自己被骗,但老人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因此无论如何不肯报案。(4月9日《信息时报》)

诈骗团伙大打亲情牌,忽悠老人参加各种讲座,通过洗脑让他们购买大量的保健食品,已成为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媒体于此有很多报道,诸多老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把养老钱被骗光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利润可达100%至200%的保健品行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营销的神话,“暴利不是靠技术和质量,而是靠蒙骗。”诈骗乱象治而不绝,成为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正视。

2016年,中消协发布了“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六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四成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现象。总体来讲,七成消费者评价为“不太满意”。尽管如此,保健品虚假宣传依然“路径依赖”严重,尤以老年人成为重灾区。尽管类似案例不时被曝光,相关机构也多次进行了正面宣传与有效打击,然而诸多老人在明知上当受骗后,竟然不肯配合警方调查,足见实际状况远比想象严重。诸多老人出于对“业务员”的好感,“心甘情愿”的给予配合和保护,才是保健品虚假宣传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发现,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有人甚至说,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如果一个人精神空虚到“连死都不怕”的地步,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对保健食品“业务员”有所偏爱则不难理解。自然,若不能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仅作主观上的臆断和责任上的强调,则无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老人宁可愿冒着被“业务员“欺骗的风险,也要去享受那“比亲儿女还好”的温情时刻,是他们被边缘和忽视后,精神空虚之下的变异替代。恰是人文关怀与亲情伦理的塌陷,才使得亲儿子不如药儿子。这是精神空虚之痛,也是老龄化社会的伦理缺失之悲。故而,对于居高不下的“保健品诈骗“乱象,不能就事论事整治了之,更应关心和关注其后的生存土壤,从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入手,真正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让“亲儿子”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和唯一依靠,如此才不会被不法者钻了空子,如饮鸩止渴般陷入欲罢不能的地步。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病痛折磨……空巢老人冷暖往往只有自己知道。不过,处于空巢之态者,除了老人还有日益增多的“空巢青年”,因为独处而变得越来越孤独,精神空虚之下,年轻人的最好伙伴是手机,老人的最好陪伴则是“业务员”。人与人之间消除代际割裂,彼此慰藉与关怀,相互交流而融入社会,由陌生人的疏远而回归于熟人社会的融合,空巢之痛才会得到根除。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