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贤明:“个性化发展”当成为教育改革主题词(2)

项贤明:“个性化发展”当成为教育改革主题词(2)

有“个性化发展”才有“人的全面发展”

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我们的教育在理论上长期以来一直含糊其辞地提“人的全面发展”,大家时时处处、口口声声都强调“以人为本”,却忘记了马克思说的这个“人”是“现实的社会的个人”。

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长期存在着抽象的“人”的统一模式,这个模式是由我们的教育目的和目标规定的,所有受教育者都应当成为教育目的和目标所规定的那样的“人”,对除此以外我们每个人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甚至连人在肉体上的发展是其他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事实,我们也从来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已经忘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最早阐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离开了有血有肉的个人,不仅“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就连教育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存在。要在教育领域开展一场革命性的教育改革,我们首先要打破这一思想上的桎梏,旗帜鲜明地强调教育要促进个人发展,并通过促进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来实现总体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要在教育领域进行一场这样的思想解放,将“个性化发展”列入我们的教育改革主题词,不仅在实践中是必要的,而且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走过普及阶段,我们不能再满足于为国民提供最基本的教育供给,而应当进一步努力满足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教育需要。我们的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的中小学要从小重视对孩子创造力的呵护、激发和培养,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的高等教育更是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自身的基本社会责任,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年轻人丰富多样的发展需要真正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我们应当经过一个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我们的教育改造成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要达成这样的改革目标,我们就必须把“个性化发展”列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词。

(作者:项贤明,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