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融安全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3)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融安全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3)

述评之五:让金融监管为金融发展保驾护航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

金融监管在金融活动产生不久便相伴而生。金融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金融监管则通过规范各方行为、打造健康生态致力于同一目标,为金融发展保驾护航。

在金融系统运转良好时,每当金融发展先“迈出一步”,金融监管定会“紧跟一步”,二者良性互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但如果创新和发展出现“野蛮生长”,监管不能及时跟上,就会积累金融风险,带来猝不及防的问题,进而羁绊进一步发展。纵观人类金融活动的历史,国内外都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当前,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从国内看,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凸显;从国际看,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各国金融安全高度关联,国内外形势都要求我们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坚定迈进。从大国到强国,离不开有效金融监管的保驾护航。

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必须要跟上金融发展的步伐,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防范金融风险,形成综合、系统、穿透、统筹的监管大格局。

金融监管保驾护航要制定好“游戏规则”,避免“丛林法则”、避免“真空地带”。金融市场结构复杂、参与者众多,金融监管要在顶层设计完善“游戏规则”,才能让每个参与者在扮演好自己角色、把握好行为底线的同时,得到公正平等的市场机会。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从来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也不允许存在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真空地带”。

金融监管保驾护航要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互动。规范金融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仅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司法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支持,要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在严监管的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金融监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与司法领域的相关合作正在逐步推进,重拳治理金融乱象的效果初显。

金融监管保驾护航要统一监管标准,形成监管合力。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迅猛,呈现跨境、跨市场金融活动日益频繁,金融创新愈发复杂多元等新特点,金融风险容易“交叉感染”。分业监管体系下,不同的行业监管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监管需求。在混业经营的新趋势下,“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监管标准才是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的题中之义。近期,央行牵头的大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办法正在研究制定,正是形成监管合力的有效实践。

放眼全球,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短短几十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绩有目共睹。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与完善空间。面对金融发展中日益复杂的新情况,金融监管要应对的新挑战难度也逐步升级。如何借鉴成熟经验,为我所用,需要中国智慧。只有打破监管分散发力的现状,凝聚各个金融市场协同发展、统筹监管的共识,中国才能在迈向金融强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述评之六:上下合力共同维护好国家金融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本地区金融发展和稳定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

长期来看,较为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多元化的金融业态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丰富人民群众的投资渠道,将社会资金有效地转化为生产资本,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严监管和自下而上的机构自律,还需要各级地方严格遵守市场规律,守好金融发展的底线,维护好本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稳定工作,从而使维护金融安全工作上下合力,齐抓共管,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

从近几年实践中不难看出,一个良好地方金融生态能让地方经济如沐春风快速发展。反之则是因噎废食,不仅让地方经济失去了外部血源,更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品牌建设和市场信用,而最受伤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实体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意识,提高监管效率。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建设地方金融生态系统,但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不是靠金融机构的数量填充,而是凭借完善的监管措施和配套服务去赢得金融市场的信任和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强化大局观,充分认识到金融市场“用脚投票”的现实,充分认识到发展地方金融面临的风险,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看到,当前有一些所谓的“地方金融”仍游走于监管边缘。例如各类地方交易场所经营中涉及到的类期货问题及违规发行不受监管的金融产品等。严监管,不仅是专业监管部门的事情,也是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对待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以及变相高利贷等违法违规案件,更需要地方政府以积极严肃的态度妥善处理。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金融业本质上是以信用为基石的特殊行业。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实,从市场监管到机构自律,只有坚持全国一盘棋的风险防控原则,才能确保金融系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经济加油,为实体助力,为百姓添富。

述评之七: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任务之一便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金融因顺应实体经济需要而产生。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过程。

近几年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结构流向更趋合理,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新气质”的有力支撑。但需要看到的是,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脱实向虚”倾向,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金融的使命是服务好实体经济,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把钱用在“刀刃”上,企业才能有获得感,实体经济才能获得更多源头活水。这就需要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通过加强信贷政策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资金支持,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

要服务好实体经济,需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目前中国总体金融结构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仍然偏低。要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以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场外市场为主发展债券市场,形成包括场外、场内市场的分层有序、品种齐全、功能互补、规则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扩大直接融资创造更好条件。

要服务好实体经济,金融机构要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发挥其固有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金配置等优势,坚决防止“脱实向虚”。其中,大中型商业银行要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为实体经济“解渴”;保险机构则应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较为稳定的优势,做实体经济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让金融活水更多、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在促进经济茁壮成长的同时,也会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有效防控风险,确保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二者相得益彰,互促共生。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各行各业要积极把社会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上去,持续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