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熊洁:“一带一路”如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3)

主持人:大家注意到,美国这次派代表团来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对中美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有什么预期呢?

熊洁:我们知道,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持一种排斥甚至回避的态度。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此次论坛是否派代表团,派谁率团,都是美国慎重考虑的。特朗普政府原本打算派出新任美国大使的儿子、商务部官员,而最后却提高了率团官员的级别,派出了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杰。

那么,通过美国派出高级别官员与会,我们如何看待未来中美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发展呢?我认为还是要相对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波廷杰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希望“一带一路”建设更加开放、包容,鼓励和吸收更多的美国公司和私营企业加入其中。他还透露,美国驻华大使馆和美国企业将共同成立“美国‘一带一路’工作小组”,作为协调中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平台。同时,他还提到,中美双方关于“一带一路”合作在政府层面上目前还没有签订协议的意向。他认为,对于未来的相关投资和经贸合作,还是要放到中美经济对话中实现。由此,我们要理性、谨慎地来看待中美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合作发展,不能因为它目前的态度变化,而期望它有一个根本性转变。特朗普政府希望美国公司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但在政府层面上合作,美国还是要通过经济对话、双边协定来实现,至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开展多高层次、多深层面的合作,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主持人:“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杂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熊洁:关于这些杂音,我们要客观、理性地来看待。我们知道,一个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协议,且贸易额、投资额也有大幅提升。这是“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成绩。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这些杂音会因“一带一路”的发展而有所减弱,甚至消失。即便还有个别杂音,也不影响“一带一路”浩浩荡荡的向前推进的步伐。我们要用更加理性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的不同态度和观点。在这方面,从美国最初回避、排斥到现在积极参与的态度转变上,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主持人:谢谢您!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熊洁:谢谢!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