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洲: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

摘要:报告指出,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有三点:第一点,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人情味;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天下观念。

张志洲

张志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文明之一,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在古代的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周边的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是汉字文化圈的国家。

与西方文明在传播过程当中充满着对外殖民、战争、强制改造其他国家文化这些不光彩的行为相比较,古代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几乎是一个自然的交流过程,遵循的不是剑与火的暴力行为,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原则。

但是到了今天,在国际文化的结构中,美国和西方的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在东亚国家很有市场。这既与西方近代的殖民扩张历史相关,也与冷战终结后西方的文化霸权相关。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文化价值与政治制度越来越“普世化”,我打了一个引号,“普世化”的情况下,中国因为文化价值观的弱势地位,通常表现为软实力不足。

那么对于中国自身来说,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也是需要我们重新去琢磨的。只有在文化价值上向自己的传统回归、复兴的中国,才是传统中国在新时代的延续。

目前,中国的知识界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基于传统文化价值基础之上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近年来有了明显的回潮。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让处于崛起中的中国不断地强调要积极吸收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成就,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我们说“一带一路”在倡议和建设当中,必然也会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特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文化到底有哪些特质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当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呢?这里我想对文化的认识先做一个说明。第一,文化可以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但是我们避免因其宽泛而失焦,就是失去焦点,所以我们不是把文化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内容,而是从中国文化的一些特质来说明它对“一带一路”的影响。

第二,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交流的速度在加速,远远胜于古代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缓慢进展的程度。但是这种文化交流速度的加快,并不意味着在文化价值观上,人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相反,因为交流加速了,所以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消化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如果说这是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遇到的一般性现象,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农业文明具有内敛的特性,使其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具有化解矛盾的特殊思维。就是说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是产生在古代农业文明基础之上,所以它有很多的很内敛性的特质。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