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洲: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3)

摘要:报告指出,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有三点:第一点,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人情味;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天下观念。

2013年,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现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强调丝路精神。丝路精神是什么?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第三,中国文化的天下观念。天下观念是中国文化非常鲜明的一个特色。在现代,传统的天下观念很显然会引起某些人的误解,但是我们说天下观念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价值思想,不必拘泥于几千年中国古人的思想,而是应该借鉴传统的天下观念来看待今天的世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天下观念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现代的转型。比如,《礼记·礼运篇》有句话很有名,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它讲的就是天下的人要一视同仁。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中间就表达了对“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理想社会的憧憬。所以,在国际关系当中,天下为公思想就是反对私天下,反对一个国家专取其利,而不与其他国家平等分享。

在现代话语中,天下为公实际上就是合作共赢。既然天下是为公的,所以,谁都不能独占利益,也就是鼓励单个国家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publicgoods)。《论语》当中也有句话,叫“君子处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就是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符合正义的事情就行。

所以,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将天下作为整体的世界,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就意味着国际正义才是对自己国际行为正当性的一种约束。

有天下为公这种深厚的传统思想,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为什么在对外关系中,在“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中包含着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就是说天下为公的思想实际上为命运共同体这种新的话语、新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思想文化基础。

当然中国除了儒家之外,道家的思想也是同样。所以,中国在这种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在国际关系中,往往与西方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政党不一样。中国的哲学观念,能够更好地把“一带一路”作为参与国共同的事业来推进。

在讲了前面两个部分的内容之后,我还想说,自从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四年时间过去了,在这四年的时间中,“一带一路”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展,很多方面都进入了务实合作的阶段。尤其是2017年5月14号、15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相信只要在“一带一路”的实施和倡议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把中国的文化特质让更多的沿线国家和那些质疑的人士能够认识到,“一带一路”事业就会是一个不断前进的事业。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