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2)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2)

——学习贯彻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系列专家访谈

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记者: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请问应该如何理解“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曾华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既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目标,也是军民融合将要形成的新形态新布局,为我们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要素”是指融合程度,就是要在国家层面整合军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各类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形成整个国家的全部生产要素、所有资源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多领域”是指融合范围,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多元经济成分延伸,由经济、科技、教育等行业向全社会覆盖,由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型安全领域拓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军地大联合、全方位大融合。特别是要把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作为军民融合的重点突出出来,抢占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制高点,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高效益”是指融合效果,就是要注重融合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实现整个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军民共建共用、互通互补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做到一份投入、多份产出,实现经济效益、国防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杜人淮:军民融合发展目标中所涉及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各自既有特定内涵和发展要求,又是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军民要素融合蕴含于不同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之中,并规定和制约着不同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程度,没有全要素的军民深度融合,难有不同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高效益是全要素、多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落脚点和努力方向,无论是全要素军民深度融合,还是多领域军民深度融合,都应当是经济高效的融合。同时,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有赖于全要素、多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没有全要素、多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也难有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为了实现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需要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

树立与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其中首要的就是思想观念还跟不上。请问,应该如何树立与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姜鲁鸣:坚持不懈地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工程,最重要的是厚植军民融合的文化土壤。现实中存在着军民融合是“地方帮军队”“国防建设是负担”等错误观念,以及把军民融合作为拓展资源来源渠道等狭隘认识,事实上都反映出我国军民融合的社会心理发育不足。当前在军民融合观念淡薄的背后,是现代战略文化的缺失;在国防意识淡薄的背后,是民族忧患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说,我国还缺乏一种将国家安全与发展视为一体的强大战略文化和厚重社会心理,国家整体利益与多元化主体利益围绕军民融合还存在着不少摩擦和冲突。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教育、宣传等手段,向社会大众长期传播军民融合理念、现代国防意识和法治文化元素,使之逐渐渗透到我们民族的骨髓,积淀为民族的性格,这样才能不断凝聚起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强大力量。

曾华锋:我感到,思想观念跟不上无疑已成为制约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习主席强调,军地双方都要深化认识,更新思想观念,打破利益壁垒。树立与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要牢固树立国家战略观。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军队的事,也不仅仅是地方的事,而是军地双方的共同之责。二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坚持在大局中谋融合、促融合,不以个人得失、局部得失、当前得失为出发点,要将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置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之上。三要牢固树立计划和市场协调发展的观念。必须打破计划经济、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等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紧紧跟上变革节奏和时代步伐,注重运用市场手段优化军地资源配置,积极引导经济社会领域的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重力量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国防需求的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