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一下引力波激光干涉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它是一束激光打进来以后分成两束,两束在两头上都有一个测试物质。反射回来以后,从原理上来讲,如果这两个臂严格等长的话,在成像仪上所能看到的光,是抵消的,看不到任何信号。但是如果我们讲,这个引力波从垂直方向扫过天文台的时候,它就会改变两个臂的长短,这时候从成像仪上就会看到这样的信号。为了做好激光干涉效果,我们不仅拥有迈克尔逊干涉仪,我们还加了很多辅助手段,比如,加入了反射镜,使得激光在这两个臂里会反射很多次,可以加长测量的距离。就是我们讲的,时空是相对的,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光。
我们的地面激光干涉天文台的频段主要集中在十赫兹到一千赫兹,它对应的是致密星体最终爆发的引力波信号。达到这样的精度,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一个精度在不同的阶段,是会受到不同噪声影响的。最终调到这样的精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历经了十多年的时间。
这两个天文台在引力波扫过的时候,对激光干涉仪产生了一秒的时空压缩和伸长。我们这个成像仪探测到了不到一秒的信号。这个信号经过两个天文台之间距离的时间是6.9毫秒。通过这个信号,我们反推,也就是说这个引力波源从哪来的?它来源于一个双黑洞并合,那它的质量有多大呢?两个黑洞,一个是29倍太阳质量,一个是36倍太阳质量,它们并合以后的这个黑洞,按理说应该是65倍太阳质量,但是实际上它并合以后只有62倍太阳质量。也就是说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有三个太阳质量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从物质转换成为引力波,穿越进时空里面去,以引力波的方式发射出来。
实际上从概率的角度讲,宇宙里面有很多的黑洞,如果按照这一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概率计算,未来我们的天文台精度再提高三倍的话,可能会每周都会探测到这样的信号。如果宇宙每周都有这样信号的话,就是无时无刻都有很多这样的黑洞,或者是剧烈运动的天体并合。所以,这个跟我们平常看到的静谧的星空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剧烈运动的宇宙,而地球能够存在这样的一个宇宙中,而且还能这么安静的存在,实际上地球才是一个奇迹。
那为了探测到这样的信号,去造这样的一个探测器本身技术也有很多挑战。后边花一点时间把探测器本身的一些技术难题跟大家讲一下。
比如,这张图,我自己在天文台值班的时候照的,这就是一个臂,一个四公长的臂。这个臂外面是一个防护水泥罩,里面是真空腔。为了达到测量精度,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干扰,这个真空系统是完全必要的。如果这里面有空气分子,对激光的稳定性就会有影响。这两个真空腔交汇的地方,就是成像仪所在的地方。所有的光学仪器都是在真空里面运行的。
第二个难题在于激光本身,激光本身要非常稳定,所谓稳定就是它的频率的稳定。不但是要稳定,而且这个能量要高,这件事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两件事。如果做一个高功率的巨大激光,不要求稳定性,这个也是可以做到的。但LIGO这个引力波激光干涉仪,它的探测要求是既要一定的能量,又要稳定,这对于激光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