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3)

摘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要落实到行动,对于中国来讲,不仅是个人的行动,也是一个民族的选择,一个国家的选择。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自觉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自觉的一座丰碑,是五四知识分子以世界文化的视野,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出路的一次伟大实践。循着借文化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以《新青年》为核心,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结成新文化阵营,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主动承担起觉悟国民的使命。

第一,自觉用文化来塑造国民。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呢?梁启超总结过,洋务运动以来中国人所走过的道路,大体经过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的中国人主要认识到自身在器物上的不足,所以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第二个时期是戊戌变法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人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如人,主要是政治制度不如人。所以戊戌变法时期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时期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人才真正认识到文化上的不足,开始从文化上学习西方,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顾名思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的运动,要从文化上为中国寻找出路。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充分认识到文化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文化而不是政治才是当前中国的核心问题。陈独秀认为,中国人上百年来一直在寻找出路,近些年来掀起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但是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全体国民的觉悟没有实现。因此,他号召唤醒“沉睡”的国民,在此之前所谓的“共和”,所谓的“立宪”,都是“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多数人不觉悟,少数人觉悟,即便建立了新的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其结果仍然是走回到老路。现在我们就要唤醒国民,让他们觉醒,让国民认识到国家是人民的公产,必须摒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取而代之。只有多数国民的思想觉悟了,我们的新国家才能够建成。但是仅仅从政治上觉悟还不够。陈独秀提出,吾人最后之觉悟是伦理的觉悟。所谓伦理的觉悟就是要认识到儒家学说里面所讲的纲常名教跟现代民主国家是相冲突的。只有伦理上觉悟了,认识到要废除以纲常名教为基础的阶级制度,才能够建立一个独立、平等、自由的现代国家。

第二,自觉追求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撰文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认为,评价文化的标准,不应看其国不国、古不古,而应视其粹不粹、是不是,以文化的时代性为惟一标准。后来,他又以“德先生”与“赛先生”颂扬“民主”与“科学”,明确表示:“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第三,打孔家店。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都对儒家文化提出了激烈的批评。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不得了,如同晴天霹雳。鲁迅说历史里面的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吃人。

近些年,有人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孔教,打孔家店,是搞错了方向。封建礼教就是以礼为教,很多学派都在讲礼教,并不只有儒家讲礼教。在整个古代社会,礼教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提高国民素质都曾经起到过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礼教却成为了人的束缚,出现了病态,这种病态到了晚清尤为惨烈。同治年间,安徽、山东等地多有为了得到贞洁之名殉烈的女子,有的地方甚至多达数千名。福建当时还有这样的风俗,年轻的少妇在丈夫死去以后,她的父亲和兄长就会逼迫她成就贞节之名。他们让这位少妇坐在花轿里面,敲锣打鼓游街庆祝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她自尽,甚至让没有成家的小孩去摸一摸这位自尽女子的衣服,说沾一点喜气,将来早得贵子。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