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3)

以质量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3)

——基于1208家企业和11136名员工调查数据的分析

3.质量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

调查数据以及我国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微观层面,企业家能力、劳动力技能、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干中学”能力等要素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在宏观层面,政府质量治理的改革,能够有效释放企业质量创新的潜力。

加快企业家转型以改善质量创新要素配置能力。企业家是质量创新要素的配置者,其能力决定了产品对质量需求的满足程度。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由于制定并实施了系统性质量创新战略,其平均退货货值率相较于没有质量创新战略的企业家低24%,而利润率则要高出1.7倍。为此,应在我国设立企业家质量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企业家进行质量创新培训,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对出生于20世纪70和80年代的“二代”企业家加强培训,促进企业家整体向质量创新方向转型。     

努力提升劳动力技能以弥补质量创新的要素短板。劳动力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产出效率的高低。调查显示,技能型员工占比在中位数以上的企业,一次检验不合格率较中位数以下的企业低9.8%,劳动生产率则较高。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将其列为地方财政的经常性项目支出;采取有效措施,真正使省属的地方高校加快转型为应用型大学。 

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提高质量创新的产出效率。技术能力提升能有效地促进产品性能的改善,降低质量损失,从而为质量创新提供重要保障。调查显示,有技术研发的企业,其产品的平均退货货值率较无技术研发的企业低45%。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将政府的创新补贴从事前补贴转变为事后奖励,尤其是加大面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研发的事后奖励,使技术研发能够直接服务于质量创新。        

积极导入质量创新体系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能力的提升,能有效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质量创新能力。调查显示,管理效率得分在中位数以上的企业,其新产品产值占比要比中位数以下企业高出18.8%。为此,在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应建立起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质量创新体系,着力于改善企业质量创新要素投入、优化质量创新要素配置与提升企业质量创新产出;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导入质量创新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质量创新体系导入,可提供相应政策补贴,使质量创新方法能够在企业落地。 

着力强化“干中学”机制以提升质量创新的绩效水平。企业通过持续地进行“干中学”交流,能够不断带来质量水平的边际提升,进而提升企业质量创新的绩效。调查显示,“干中学”能力得分在中位数以上的企业,产品一次检验不合格率要较中位数以下企业低22%。为此,企业应有针对性地提升改进质量的“干中学”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质量创新交流机制。可在全国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质量创新咖啡”等形式的质量提升“干中学”交流平台。

持续推进质量治理改革以构建质量创新基础性平台。近年来,政府通过监管模式、标准供给、技术机构等领域的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质量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显著提高了企业质量创新能力。为此,建议加快推进标准体制改革,在2020年之前使团体标准成为我国标准体系的主导;真正落实国务院关于整合质量技术机构的决定,使现有事业单位性质的质量技术机构,在2~3年内通过集团化方式转变为市场主体;行政部门要切实从质量认证市场退出,建立由市场第三方主导的质量认证体系。

总之,质量创新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能够有效弥补供给侧质量不高的结构性短板,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

(执笔人:程虹、贾国栋、罗连发 单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本研究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H023]的资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