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网络文学潜能 打造大国文化名片(2)

激发网络文学潜能 打造大国文化名片(2)

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圆满落幕,它带来的反响不仅仅是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力,更是人们对健康网络文学环境的需求。

网络文学尚有巨大潜力。从去年已有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12月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3.53亿,占网民总数的46.9%,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的作品达1400余万种,网络文学各层次写作者超过1300万,相对稳定的签约作者接近60万。而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27亿。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在中国拥有巨大的作者与读者群体。随着网络平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这个作者与读者的群体还会继续发展壮大。此外,随着翻译平台的日益成熟,海外的受众也在逐年增多。网络文学角度多元,题材丰富,诸如仙侠、盗墓、探险、玄幻、穿越等题材,而且一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已实现了与影视题材之间的良性互动,故网络文学的潜力巨大。

亟需有效的评价体系。“写作”是一个面对自我,并且希望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些人是用文字表达,有些人是用话语,有些人甚至是用眼神。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每天都可以写作。在传统文学为主流的过去,囿于受教育程度之限制,能够完成狭义的“写作”行为的人数非常有限。即使完成了作品,再到出版印刷,直至能被公众阅读,都需要较大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而网络技术使得这一切变得简单便捷,写作与阅读的门槛都变低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写手或作家,越来越多的人也倾向于借助网络平台阅读。

低门槛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作品量大,质量方面却良莠不齐,人们在如此海量的文字中寻找优质作品亦需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大量不必要的阅读。目前来看,读者倾向于从点击率、评论区等方面初步选择即将阅读的作品。遗憾的是,点击率与好评是可以造假的,即便是不作假,较高的点击率与较多的好评也不一定能说明这是一部优秀作品,也许只是符合更多网文阅读者的品位。淮南子云:“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比《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因此,一个健康完善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能仅以点击率和好评率为准,更应针对不同受众,做出更为系统和精准的分类、排名与评价。

提升知识产权意识,杜绝侵权行为。目前很多网络写手,深谙吸引眼球之道,创作了大量内容空洞、跟风媚俗的作品。譬如目前网络文学作品中,架空、修仙、穿越等类型作品颇多,亦有打擦边球的色情作品。它们内容相似,缺乏现实观照与人文情怀,虽然符合读者“快餐式阅读”需求,但作品营养却极其有限,几乎没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此外,存在部分写手直接抄袭、借鉴他人作品的现象,侵权成本过低、维权渠道不畅使得一些优秀的原创作者苦不堪言。写作和“与人交往”是一样的,需要真诚和善良。因此,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营造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夯实自身的文化素养,更要提升整个行业的著作权意识。

引导网络文学发展,打造文化名片。从已有的经典传统文学作品来看,都是颇具时代感的。人们读四大名著时,读莫言、毕淑敏等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时,所见皆是过去。当然,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一大原因便是它们经受了时间的洗礼。而网络文学中,则不乏具有现代气息甚至未来感的作品。它们即时地、直观地反映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舆情。事实上,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生硬地割裂开,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不断成为经典。而经典的传统文学作品,也通过翻译、改编等方式,借助网络平台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传播。因而对网络文学环境的正确引导和规范,将为我们打造一张特别的大国文化名片。

网络文学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我们要内外力共作用,让网络文学发挥正能量、勇攀新高峰。(宋鋆)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