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措施和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措施和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4)

摘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条件。法治保障体系是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必备的主体和客体、硬件和软件等有关方面的综合条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条件。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在一个14亿人口大国搞法治显然比在一个欧洲小国搞法治困难得多,我们要加倍努力地抓好法治社会建设工作。[20]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直接影响法治中国建设的速度和水平。我们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要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重要的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21]

(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乃是法治保障体系的主体内容。“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靠人去实施,法治靠人去践行。必须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从而提高法治专门队伍的专业素质。健全政法工作部门与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之间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与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法治人才队伍。

(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我们党是执政党。而党的执政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又必须首先依宪执政。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方式,它由我们党的属性所决定。依法执政表现为,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各级领导干部要严守法律底线,绝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发挥党内法规作用,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22]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