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延庆。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开启了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后的第一次系统调研。
从这天一直到8月5日,蔡奇足迹连续踏遍延庆、门头沟、平谷、密云、怀柔五区,从最西、最北、最东转了大半个北京市域,而这五个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态涵养区”。
【“一 区”】
这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对北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3月29日,新版总规草案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向社会公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新城市空间结构首次被公众知晓。不过没过多久,人们便发现,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决定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中,城市空间结构变成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与公示的草案相比,多了“一核”、“一区”。
这多出来的“一区”曾引发广泛猜测,学者普遍分析其指代的就是雄安新区。市规划国土委澄清,“一区”是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一区”最终被列入12字的城市空间结构,彰显出北京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的高度重视。
生态涵养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全区占地8746.65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53.30%,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蔡奇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一区’要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选择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走绿色发展、绿色富民的道路。”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是蔡奇这五次调研的关键聚焦点。
【共性】
如果我们摊开一张北京地形图,就会发现,北京北部燕山环绕,西部乃是太行山脉。两大山脉交汇,串联起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平谷五区,形成了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这也决定了五个区有着相同的发展定位、承担着相近的发展任务。
蔡奇说:生态涵养区的首要任务就是保住生态,要保住绿色、保住森林、保住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区域在过去被叫做“生态涵养发展区”,现在则把“发展”二字去掉,生态涵养区还要不要发展?
蔡奇在延庆调研时就明确指出:生态涵养区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首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