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为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公安机关探索建立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行案件集中讯问、全程闭环、全程监督的办案新模式,在规范的讯问场所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全程录音录像。这些新措施,将有效防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保证证据的合法性。
刑事案件中,统一公、检、法三家的证据证明标准,十分重要,可以防止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进入审判程序。
贵州省公检法单位运用大数据技术,总结同类案件的证据要素,形成各类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每一个诉讼环节的不同诉讼证据标准指引,为办案人员审查证据提供了指引规范。
2016年5月,贵阳市花溪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侦查员取得了嫌疑人的认罪供述、作案动机、抛弃作案工具的描述等证据。
【同期】贵阳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 大队长 武长文
以前来讲,我做完了,人交代了,案件就破掉了,但是和现在的司法体制改革是违背的,程序可能更重要,因为每一个程序的合法性,才能够印证你取到证据的合法性。
【解说词】
运用证据标准指引,公安法制部门在审核证据时发现,缺乏作案工具上的DNA检测报告,需要进一步侦查取证。
最终,侦查员在嫌疑人作案后藏匿的衣服上,检测出了被害人血液和DNA,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改变了司法工作中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推动了刑事司法文明稳步提高,司法公正得到更好保障。
【解说词】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培根这段话,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刻。
1992年12月25日晚7时许,海南省海口市上坡下村109号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案发两天后,29岁的陈满被警方抓获并认定为凶手。1994年3月23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杀人放火罪判处陈满死刑,5年后,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陈满坚称蒙冤,其家人也一直帮他申诉。
2015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海南省高院对陈满案的裁定“认定事实错误,导致适用法律错误”为由,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015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异地再审。一年后,蒙冤24年的陈满等来了正义的判决。
【同期】
原审被告人陈满无罪。
【解说词】
一起冤假错案的纠正,就是一次司法公正的彰显。
【字幕】2014年1月7日 北京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对我们整个的执法公信力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我们做纠错的工作,就是亡羊补牢的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