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第三集《中流击水》解说词(4)

《大国外交》第三集《中流击水》解说词(4)

摘要: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行,如何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凝聚更多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同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刘结一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维护联合国斡旋主渠道作用,是全球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支柱。

【解说词】

维护全球安全稳定,共同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聚合力。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宣布成立后,中国一路 呵护、引领发展。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探索出新的集体安全合作模式,为亚欧地区的安 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课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单独应对。2014年3月,全球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为全球核安全聚首荷兰海牙。

核能被喻为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核能兼具着天使与魔鬼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重大核事故的发生为各国敲响了警钟,而核恐怖袭击是最令世界担忧的恐怖主义形式之一。

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核安全观,体现了一个核大国的负责任态度。

【同期】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 王毅韧

他当时在这个会上倡导,要建立一个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治理体系,同时提出了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字幕】2014年3月24日 荷兰海牙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同期】习近平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为实现持久核安全,中国愿意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解说词】

2016年4月1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再次宣布一系列中国主张和举措。

【同期】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 史忠俊

习主席在华盛顿峰会上提出来“四个强化”,强化政治投入,强化国家责任,强化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文化。

【解说词】

作为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2016年核安全峰会公报》写入了习近平提出的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这是中国核安全理念第一次上升为国际共识。

用切实的努力赢得世界认同,中国在行动。2014年,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如巨大的阴霾笼罩西非,死亡的气息四处弥漫。

【同期】时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林松添

危难时刻显真情。我们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在国际上率先作出呼应。中国采取了历史重大的举措,从来没有过的,紧急驰援。

【解说词】

当有的人离开时,中国医疗队正向最危险的地方飞奔而去。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