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

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

——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就述评

摘要:五年来,创新之火在中国的大地上势成燎原。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取得了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创新高度:一大批成果领跑世界

2015年12月7日下午,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用中文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的讲演,生动阐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世界科学界对中国科学的再认识和肯定,也圆了中国人百年来诺贝尔科学奖的梦想。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刷新了五年来中国科学的创新高度,也使她摘取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实际上,“群星璀璨,硕果累累”,这八个字是对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科学成就最恰当的总结。

过去五年,从拓荒爆炸力学的郑哲敏,到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的程开甲,从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的王小谟到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张存浩,到“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还有40年磨一剑的赵忠贤,在打破大块铁基超导体高温极限的同时,一举站上高温超导科研实验的最高峰,在新的世界纪录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从这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正推动中国从世界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最近五年,我国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引领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取得了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还有,“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一系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展现出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形成了足能与世界一流比肩、刷新纪录的“高峰”,成果领跑世界。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