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纠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等同起来的错误倾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有人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某些字面上的重合,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 “普世价值”是一回事。这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的错误论调,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思想混乱,必须予以澄清。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生存方式、文化理念的提升和凝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自信和定力,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阶级性。
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根本标志。我们党在十七大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在内涵上有着原则性界限。西方价值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表达,是一种特殊价值,有其特定适用范围。把这种有限价值夸大为永恒价值,将其定义成超国家、超阶级、超宗教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来说是荒谬的、虚妄的,从实践上来说是虚伪的、失败的,其目的在于谋求自己的全球霸权,以获得自身的巨大战略利益。
在我国,核心价值同社会主义这一国家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相联系,对同一概念的内涵解读与西方国家是有根本区别的。比如讲民主,我们所说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而西方的民主,虽然形式上挺能迷惑人,但实质上是资本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我们所说的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自由,是同纪律有机统一的自由。而西方的自由说到底是资本的自由、资本家的自由。平等、公正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而法治,我们始终强调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同西方的法治有本质的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人民群众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展示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上的高度自信。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坚定这一价值自信,彰显“中国价值”的强大力量。
三、纠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看成“一阵风” “一时性”活动的错误倾向,要坚持久久为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常态化
当前社会上还有一种认识,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看成是“一阵风”的活动,认为“风”过了,也就不用再去大力宣传和弘扬了。这种错误认识说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与国情需要,它作为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保证和价值共识,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引领。
《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显然,“战略任务”“基础工程”不可能靠“一阵风”式的突击完成,而是要把其作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的一项伟大工程来做。
因此,应坚决纠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视为一般性宣传教育活动的错误认识,要树立战略思维、大局意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常态化,久久为功,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