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铺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提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相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三大战略举措,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继续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步一步走来,走得坚实有力。
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现在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党的十八大正式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从必要性到可行性,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从凝聚共识到自觉行动,从先进的觉醒到全民的迈步,是一个伟大的飞跃。
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民族复兴的伟业之所以能席地而来,浩浩荡荡,就是我们能“以厚德载市场经济”。
力量凝聚
实现中国梦,需要汇聚磅礴力量,共襄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欲事立,须是心立。立众心,要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要向心、同心、齐心,固守圆心。同时,要把包容的多样性半径尽量拉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既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又充满活力,万众创新。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总之,“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用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
贡献世界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各国人民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如何摆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中道智慧,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剂良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中国的和平基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活、放大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大国崛起的发展道路。“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以“和”为贵、和平发展的最好例子。 “一带一路”凝聚了几千年的东方智慧,承载着沿线各国的发展梦想,迈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核心意涵,来自一个伟大民族的“千年一叹”,来自十三亿多中华儿女的“不忘初心”,来自一个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千锤百炼,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奋进,来自伟大中华民族对伟大复兴的梦寐以求、志在必成!
(作者为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参考文献】
① 《习近平: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新华网,2017年7月27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