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补课遭劝退,少年怎就成了“麻烦制造者”

投诉补课遭劝退,少年怎就成了“麻烦制造者”

连续投诉学校违规补课的举报信发出之后,江西省赣州市的16岁少年刘某遭到了学校的劝退,本应读高二的刘某已在家待了十多天。他坚持认为,教育局泄露了举报人信息,自己被劝退系校方打击报复……对此,涉事学校的负责人称,劝退刘某系班主任个人行为,已向刘某的家人道歉;校方正做工作劝刘某返校。县教育局方面称,涉事中学确实存在违规补课行为,教育局“未泄露举报人信息”。

16岁的少年,正承受着本不属于他的重压。依法举报却换来劝退在家,尽管校方辩称此举纯属“班主任个人行为”,但所有人应该都能想到,真相到底是怎样一种模样。少年这种超越年龄和身份的不对等抗争,过程实在太过揪心、代价终究太过沉重。

诡异的是,此前刘某在不同渠道的举报信息,每每都被所在学校轻易获悉。之于此,当地教育局言之凿凿“未泄露举报人信息”,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利用暑期时间集中统一补课,在一些城市和县城被视为“竞争”的关键手段,以及强化应试教育的不二法宝。在这种大背景下,相较于大城市对“违规补课”的严查严管,二三线城市的管理尺度显然要“宽容”得多,并且一定程度上呈默许之势。

就此而言,刘某所挑战的,就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当地围绕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一致性的利益结构。在功利化的价值判断标准下,刘某不遗余力的举报会被当成是任性的“无理取闹”,不奇怪。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少年刘某,之前当地学校和教育局已经急不可耐地给出了一系列负面的标签化评价,比如说“个性偏激”“不注意个人卫生”“存在心理问题”等等。而这,恰恰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一个暧昧而顽固的利益同盟,是如何对待一位拒不配合的少年。

一位16岁的少年,站在了捍卫权利的第一线,并承受着与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符的巨大压力,这其实并不值得鼓励。但既然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希望此事能有个尽可能好的收尾。

这意味着,当地学校和主管部门能放下敌意,真正将刘某看成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不是当作必须提防的“麻烦制造者”。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