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开展红色教育 继承革命文化——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3)

摘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继承革命文化”,这是“革命文化”的提法首次见之于正式的党的报告。十九大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就集体到党的一大会址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并表达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意愿,同时,向全党及全国人民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继承革命文化发出了强烈的政治信号。为响应这种号召,本期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王东教授将为大家带来数则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以加深大家对党的光辉历史及革命文化的具体内涵的了解。

邓小平

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

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提要求时明确说:“我们组成的这个新的领导机构,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他不仅这样要求第三代领导人,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始终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豁达乐观、沉着坚毅;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落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恢复其职务的中央全会上郑重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员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能真正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是因为他信念坚定,始终把党和人民,把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自从18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改变世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首先实现的也是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当时思想理论上最重要的一次大讨论便是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展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要不要提?究竟是从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出发还是从实践出发?这些问题引起了全党的深刻思考。正是在这次大讨论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得以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恢复了起来。

邓小平特别信奉实践第一,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总是谦虚的说,自己读书不多,但实际上他对学习问题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1992年春,88岁高龄的他在南方视察过程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邓小平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讲的如此精辟,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深入体会并努力践行。

革命人物:方志敏

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私用

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无独有偶,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在主力红军长征后继续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在战斗中突围与组织失去联络后,靠乞讨度日,却从不动用带在身上的党组织活动经费。1937年初,中共江西临时省委成立时,这位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将保管了三年的经费交给组织。是什么使他们在私欲的诱惑面前如此决绝,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如此一无反顾?方志敏在其遗作《可爱的中国》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蔽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对祖国必将迎来光明前途的坚信和憧憬使他们能在面对诱惑时不为所动,面临生死抉择时不曾畏惧。

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与担当,使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高处远眺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养成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中国共产党是承担着崇高历史使命的,必须具有开阔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不计较一己私利、一时得失、一世成败,在利益诱惑面前挺直脊梁;在血雨腥风中不改英雄本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就是这样的一群共产党人,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