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正:从墓葬形制看外来文明的华化与华夏文明的东传(上)(4)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获得大发展和再生的时期。既然是再生,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碰到了某些问题,要解决它,就要汲取其他方面的营养,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恰恰在吸取外来文化方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时期。

再比如,雅典卫城石柱。那里的柱子非常粗大,非常雄伟。还有阿育王石柱,上面是狮子王。像这种柱子,如果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是难以把它创造出来的,同时也难以向下流传。后来这些东西传到中国来了,传到哪?传到了敦煌,敦煌的268窟有个龛,里面有柱子,它两面卷起来的样子和希腊的石柱很像。

下面我们要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从霍去病墓开始,中国陵墓前面就开始摆放石刻。在霍去病之前,中国的墓葬前是不放石刻的。我们更加熟悉的一句话,就是“不封不树”。但古代的流官,如果到其他地方做官,在那死掉的话,尸体运回来是很难的,有些墓葬就会出现在边关。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给他做个碑了。到了东汉时期,产生了更强烈的需要,东汉是大族兴起的时代。东汉大族跟之前社会大族的根本差别在于东汉的大族有领袖,有大族杰出的人物。过去是一个家族的力量,只要有一个人把家族能笼住了,就能往前走。但东汉的时候,光依靠简单的宗法制是不行的,必须有大族的领袖,这些人在朝廷为官,在社会上有巨大的名望,这种人就可能是名士,这种名士的丧葬活动就受到格外的重视。比如,文献上记载,某大名士死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人来参加他的葬礼,能达几万人规模。于是大家就思考,大名士的墓葬不搞点东西是不行的,于是就有了石刻等。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