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造业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 马 韬
2017年,中国经济展现了极窄增长区间和极高价格弹性的组合。自2015年下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以来,中国实际经济增速在6.7%至6.9%之间窄幅波动,不仅扭转了2010年以来实际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还将“稳中求进”的“稳”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穿插了去产能、去杠杆、地产调控等诸多减量因素,净出口与居民消费仍撑起了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极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韧性。叠加2011年以来就未曾见到过的4%以上的平减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2017年名义经济增速达到了近5年以来的高点,这从量、价两个方面带动了企业盈利提升,也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暖意。权益类基金高到14%中位数的丰厚回报提振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财富效应反过来也促进了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完善。
2017年,中国经济还呈现了极低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和极高的名义经济增速的组合。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的差值,在2017年锐减到零以下。“实体热、金融冷”格局是2017年的一个鲜明特点,债市跌跌不休、股市二八分化以及楼市隐隐降温都是流动性暗流退潮的结果。在防风险、去杠杆仍是未来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的前提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保持低迷预计将是常态。对实体企业来说,办企业不如炒资产这一“脱实向虚”之风得到真切的纠偏。对普通居民来说,手里的钱更值钱了。
2017年中国经济的良好答卷为制造业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2017年工业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已达到近77%,与该数据发布以来的最高点齐平,说明过剩产能的去化已见成效。同时,工业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回落至55%左右,达到历史低位。高产能利用率、低资产负债率提示工业企业升级的基础已经具备,制造业投资未来有望显著复苏。
(本报记者 周 琳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