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守牢党的基本路线这条生命线、幸福线等3则

【2017-02】守牢党的基本路线这条生命线、幸福线等3则

孙来斌:守牢党的基本路线这条生命线、幸福线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关乎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这一重大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牢正确方向;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决不能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一方面,要把坚持制度自信与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折腾”不是“改革”的同义语,改革有其原则坚守;制度创新不等于“推倒重来”,它有其内在遵循。简言之,必须保持坚持制度自信与创新制度自觉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要把开发本土资源与利用外来资源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正面临着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任务,遭遇传统、现代、后现代等“时空压缩”、多期叠加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必须把扎根中国社会土壤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统一起来,把开发本土资源与利用外部资源统一起来。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正确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质疑改革开放,主张走“回头路”或搞“全盘西化”等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言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

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考察识别干部的首要标准。对于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左右摇摆的“稻草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的“老好人”,各级党组织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严守标准、把牢关口,坚决不能任用。

(摘自《求是》2017年第2期)

蔡昉:由“V”字型向“L”型转变的经济增长轨迹

虽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但是,遵从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正确认识、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有望在中期和长期实现两个“L”型的经济增长轨迹。

“V”字型是指回归潜在增长率,“十二五”时期的潜在增长率测算平均为7.6%,“十三五”是6.2%。用实际增长率减潜在增长率得出的正负缺口,反映我们是否充分利用了潜能实现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前,潜在增长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长缺口为负,从需求侧进行宏观经济的刺激,可以回归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状态,实现“V”字型复苏。按照“十三五”实际测算出的潜在增长率看,实际增长和潜在增长能力是相符的,没有缺口,不能指望回归。如果还形成“V”字型,那就意味着超越了自己的增长能力,可能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下限和上限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限肯定是按照“十三五”时期测算的潜在增长率,平均是6.2%。上限是什么呢?潜在增长率加上可能的改革红利,如“三去一降一补”的效果,以及诸如户籍制度改革增加劳动力供给,虽然不是大幅度的效果,但是可以预期达到“十三五”时期平均6.7%。如果改革红利逐渐显示出来,在今后四年保持平均6.5%的话,最后的结果是增长速度逐渐向上限靠拢,接近于一个中长期的“L”型轨迹。由此可见,这个“L”型轨迹的取得得靠改革红利。

为什么要设上限和下限呢?简单地说,设下限是必要的,如果突破了潜在增长率的底线,就意味着会出现周期性失业。我们不能突破这个底线,是保民生的一个基本需要。但是超越了上限的话,就意味着使用了刺激的办法,增加的流动性进不到实体经济,最后流向了那些和竞争力比较无关的产业,会导致经济泡沫。现在最应该操心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经济风险,严防发生系统性风险问题,就要有下限、上限,并在此前合理区间中争取得到一个“L”型轨迹。

(摘自2017年01月16日 《北京日报》。原标题:用改革把增长潜力释放出来)

张述存: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

继承和弘扬君子文化,对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观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君子文化崇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展示的是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关心天下兴亡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笃守善道,执德弘毅,鞠躬尽瘁,勇往直前。特别是在民族生存的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正是在君子文化的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

继承和弘扬君子文化,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价值观实现,具有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君子文化强调个人在其行为过程中,要做到以忠诚守信为原则,以守礼遵法为规范,完成自身的社会职责义务,营造诚信友善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运行。个人只有自觉自律地遵守社会纲纪和道德规范,完成自身的社会职责义务,才能展示出自身存在的人生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君子文化强调为人处世要具有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继承和弘扬君子文化,对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观实现,具有直接有力的实践作用。君子文化要求人们在自身的社会行为过程中,始终持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做到讲求仁爱,持守正义,诚实守信,宽恕恭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人为善,明辨是非。君子文化所倡导的这些道德规范,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是判断个人道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而且也是传统社会所推重的道德风尚。 

(摘自2017年01月16日《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